公心为大众 致用创未来——解码大众公用30年基业常青

2021-12-23 19:44:06 作者:邵好

与浦东开发开放同行,与资本市场同行,大众公用赶上了好时代。下一个30年,我们将乘着更大的时代东风,展开公用事业和创投两个翅膀,奋力向前。”杨国平说。

1991年12月7日,星期六。这天晚上,上海虹口体育场、江湾体育场、七宝体育场陆续排起了长队,人们搓手跺脚,在寒风中等待着天明,因为第二天早上8点这里将发放“浦东大众”的购股券。

由于排队的人太多,购股券发放时间提前到了7日晚上。尽管如此,江湾体育场的铁门前还是出现了拥挤。

在市民对新鲜事物的热情中,浦东大众成立。“争先”的精神就此深深烙印在这家公司的内心深处,无论后来更名为大众科创还是大众公用,都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大众人”勇立潮头。

“上市初期,我和王石受邀去北京,向监管部门汇报改革历程。当时,王石已经开始登山,我就开玩笑说,上市没有顶,要一直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常青树。转眼30年过去了,我们做到了。”大众公用董事长杨国平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30年来,杨国平带领着大众公用,多次“领先”将爱国敬业、服务社会、创业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落到实处。他们引领市场之先,用市场化手段为市民办实事,从被称为“红色旋风”的大众出租车,到探索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的大众燃气、翔殷路隧道,把市民的需求放在发展的首位;他们引领改革之先,成为全国首家股份制出租车公司、A股首个上市公司之间的重组案例,分红、内控等标准更是走在市场前列;他们引领时代之先,30年前为浦东开发开放挥洒汗水,如今深耕多年的创投业务正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添砖加瓦。

“与浦东开发开放同行,与资本市场同行,大众公用赶上了好时代。下一个30年,我们将乘着更大的时代东风,展开公用事业和创投两个翅膀,奋力向前。”杨国平说。

先行先试有闯劲

“没有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大众。”回顾大众公用发展历史,杨国平动情地说。

杨国平此言不虚。开发开放初期,浦东一片农田,如今位于陆家嘴金融城核心区的“银城中路”,当年叫“烂泥渡路”。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黄浦江边有个烂泥渡,烂泥渡路边有个烂泥渡镇,行人路过,没有好衣裤。”

那时的浦东,没有出租汽车公司,而浦西的出租车都不愿去浦东,去浦东的车费单程要算来回。

为了更好地支持浦东开发开放,大众公用的前身——浦东大众应运而生,人员从大众出租分流而来,车辆仅有100辆,只在浦东服务乘客。就这样,浦东大众蹒跚起步了。

如果仅将浦东大众视作大众出租的“浦东分部”,那显然是小看了这次“跨江之旅”。

彼时,浦东大众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支持浦东开发开放,另一方面是在浦东进行股份制试点,探索成立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股份制改革后的首批上市企业,大众公用是改革的实践者。”杨国平说。

1991年12月,由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牵头,联合上海市煤气公司、浦东交通银行、申华实业发起组建了上海市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全国出租汽车行业的首家股份制企业,也是浦东新区成立后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作为全国第一家出租汽车股份制企业,公司筹建于1991年7月。当时的浦东大众,注册资本仅1400万元,职工200多名,主营业务收入1760万元,利润总额905.35万元,每股净资产3.01元。新股发行也是采用当时的发售预约单的方式,即限量发行,属于典型的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杨国平告诉记者。

正是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令市民对浦东大众的购股券异常追捧。

浦东大众股份制成功后,不仅解决了大众公司面临的资金难题,而且当月投产,当月盈利。1992年5月19日,经上海市建委批复同意,大众出租汽车公司整体进行股份制试点,先后发行了B股和A股,并着手创建一种全新的企业制度。

“大众公用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杨国平说。

“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八个字,对大众公用的影响是深远的。1999年,大众公用(原浦东大众)向大众交通(原大众出租)定向扩股重组,大众公用以部分经营性资产认购大众交通的股份并进行业务整合,开创了A股两家上市公司之间重组的先河。

通过重组,大众公用持有大众交通20.76%的股权,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大众公用出租汽车业务全部归并于大众交通,大众公用的主营业务则逐步转向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方向的投资。

“我与杨总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识于上海青年企业家协会。当时,老百姓出行难、打车难,时任市长朱镕基希望改变这种现象,要成立一个新的出租车公司。朱镕基题词‘红色旋风’,就是后来命名的大众出租,由杨总担任总经理。杨总是一位非常有进取精神的企业家,在出租车行业里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不仅发行了A股、B股,后来还进行了整合,即现在的大众公用。”证券界元老级人物阚治东告诉记者。

杨国平说,在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大众公用能够坚定信念、抓住机遇、踏准节拍、勇于开拓,努力取得好成绩。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在股份制运作的探索与实践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品尝到了在股份制探索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及成功的喜悦。

以人为本有担当

一家从事公用事业的公司名叫“大众”,可以说再贴切不过了。对杨国平来说,“大众”二字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大众的‘众’,靠股东、员工、顾客三个‘人’的支持才构成了‘众’。股东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产,顾客是上帝,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衣食父母。”杨国平说。

30年间,大众公用从交通运输业起步,逐步扩展至燃气、水务,甚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成为当之无愧的公用事业龙头公司,其中每一次扩展跨越,都是“大众人”敢闯敢试的精神驱动与市场化改革的有效实践。

2001年,燃气行业因普遍亏损而不被外界看好,大众公用反其道而行之,与上海市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对原上海燃气市南销售有限公司进行整体改制,成立了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公司占50%股份。

进入燃气行业后,大众公用选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长期以来的亏损问题,通过潜心经营、提质增效,燃气业务很快就甩掉亏损的“帽子”,实现了数千万元的盈利。

此后,公司相继投资了上海大众燃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昌市燃气有限公司、南通大众燃气有限公司、上海崇明大众燃气有限公司等,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空间。目前,大众公用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燃气地下管网总长达5380公里,燃气用户已经达到175万户。

在燃气领域尝到“甜头”后,大众公用又将业务扩展至水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2004年7月,大众公用投资近10亿元建设上海黄浦江翔殷路越江隧道。彼时,该工程创下了国内直径最大、长度最长的盾构法公路隧道纪录,也是唯一东西贯穿并跨越浦西和浦东快速道路的重要枢纽。2005年建成通车后,大众公用拥有其25年的经营权。

2007年3月,大众公用又斥资1.22亿元受让了上海嘉定新城污水处理厂所辖原水质净化二厂一期工程的全部资产。经过不断扩建,该项目日处理污水达17.5万吨。

能够把公用事业运营好,离不开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众”中的一个“人”,就是与杨国平一起奋斗的员工。

以人为本是杨国平经营企业的理念。作为公司第一批老股东之一,从上市伊始,杨国平就鼓励公司高管、骨干员工持有公司股份,提倡员工持有两证,即员工证和股权证。他要求员工持股不是做短期的买进卖出,而是中长期持有。

杨国平说,尽管目前市场形势不佳,但公司仍在考虑适时实施高管增持,使高管的利益和股东利益更加趋于一致,以增强股东的持股信心。大众公用在高管持股上一直有着比现行法规更严格的规定,即只要还在岗位上,高管持有的股票就不能卖,只有在离职半年后才可以抛售。

员工有干劲,客户体验好,股东的利益自然能保证。上市至今,大众公用累计分红20次,合计分红金额高达20.95亿元,其中2010年至今的11年,公司更是每年都分红。

与时偕行有前景

今年9月,《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发布。《规划》提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处于从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向实现功能全面升级的新阶段。

尽管身处公用事业,但紧贴时代脉搏的大众公用早就布局了创投板块。据悉,大众公用通过4个创投平台开展创投业务,分别是深创投、华璨基金、兴烨创投和大成汇彩。

其中,深创投是全球顶尖的创投平台。截至10月31日,深创投管理各类资金总规模4236 亿元,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已投资企业1100余家,数量位居国内创投行业第一位。自2000年收获首家上市公司以来,深创投迄今已有200家投资企业分别在全球17个资本市场上市。

阚治东回忆道,深创投创立时,深圳市对于其股东要求非常高。“我把杨国平的简历给到市领导,一看是上海优秀青年企业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之一,市领导一下子就相中了。从此,杨总伴随着我们创投行业走了20余年。”

除了深创投以外,大众公用入伙其他创投平台储备项目亦有过硬的质量,近年来保持有序上市及退出的节奏。如2021年上半年,大成汇彩所投资的华海清科顺利过会科创板IPO。

此外,大众公用通过增资参股专项基金,提升公司的投资盈利能力;同时强化投后管理,推动已投项目登陆资本市场,促进项目及时退出,提升投资资金的运用效率并创造均衡的投资收益。2021年上半年,公司对上海华璨增加投资,持股比例至48.19%;对大成汇彩增资,持股比例达50%。

“以公用事业为基础,再用创业投资来提升公司内在价值,这就是公司自转型以来一直遵循的发展路线。”杨国平对于这一经营理念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公司主要通过“1+1”的模式来做大做强,前一个“1”是公用事业,盈利好,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后一个“1”是创业投资,能为公司带来高额回报,也是公司得以跳跃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杨国平进一步表示,创业投资看中的是未来,一方面可以分享中小企业高增长的果实,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公司价值。为了控制或有风险,大众公用所有的对外投资主要把握不低于银行同期利率的投资回报、产业政策、熟悉行业、主业相关等原则,公司会在经过仔细评估分析后,通过相关协议方式选择退出、转让以及停止参与等方式将风险降至最低。

与时代同行,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展望未来,大众公用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即立足“大众”品牌服务的使命,顺应下属各产业发展趋势,深化企业创新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资产运营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为主业的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时代为大众公用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斗下一个30年。”杨国平说。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