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保:发挥融资担保功能,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2021-01-14 15:18:04

近日,聚焦报道全球金融趋势、解读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期刊《当代金融家》刊发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段文务署名文章《发挥融资担保功能,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介绍了中投保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畅通直接融资渠道直达实体经济

运用国际资金共建美丽中国等具体实践。

文章内容如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人们日常生活、国内经济发展,乃至世界格局都带来了深刻变化。面对全球局势剧变,党中央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应对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融资担保机构可以发挥很多作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畅通内需循环,目前的着力点有“一大一小”,大的方面是指“两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小的方面是指小微企业、三农企业, “一大一小”都是融担机构的重点服务领域。

一方面,融担机构以服务小微三农为使命,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疫情期间各地融担机构在帮助小微企业度过难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融担机构在公开资本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发行中可以起到信用增级作用,支持企业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降低市场各方交易成本,为新基建、新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融资支持。

在促进国内国际大循环方面,融担机构可以发挥自身功能和资源优势,依托国际基金合作项目,综合运用国际资金,在实现国际资金政策性目标的同时,积极探索兼具政策性和市场性的业务模式,实现保本微利和可持续的目标,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精准滴灌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普惠金融的发展要建立在可持续的前提下,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融资担保也是如此。在政策性担保方面,2018年成立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已成为破解小微、“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国家队”力量,其目标是要构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辖内融资担保机构”的三级体系。

在商业性担保方面,融担行业自成立起来就一直探索兼具商业性和政策性的融资担保业务模式,以期破解这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发猛进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商业模式探索了一条科技赋能担保的可行路径。作为国内首家全国性专业担保机构、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会长单位和央企国投集团成员企业,中投保始终致力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面对疫情带来的深刻变化,中投保积极探索行业发展新动能,在持续做好传统融担服务的基础上,通过金融科技赋能融资担保,从多个领域和有效场景入手,精准滴灌,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毛细血管,助力实现“六稳”“六保”,推动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针对投标企业的保证金占压痛点,中投保秉持“互联网+”理念,创设了 “信易佳”电子保函平台,以电子保函替代投标保证金。“信易佳”平台能够提供7×24小时在线秒开电子保函服务,具备电子签章、保函验真、扫码支付等功能,有效释放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保证金占压,切实为中小微企业减负。

疫情期间,“信易佳”电子保函平台为投标小微企业提供全天候的在线服务,以其全程线上操作、无接触、不聚集的特点,在有效阻断疫情传播的同时,保证客户业务的正常开展,助力招投标企业实时“云复工”;2020年至今,信易佳已累计出具电子保函1万余笔,为中小微企业减少各类保证金占压20多亿元。

针对电子商票供应链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点,中投保积极探索以核心企业开具的电票为支付结算方式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对核心企业开具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进行风险审核和加保操作,将资金注入产业链中的配套小微供应商,为其提供精准高效的担保服务。

依托于核心企业,中投保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中投保金融科技子公司开发的电票业务操作系统——“票e动系统”,实现业务风险的自动识别、管理,以及业务批量化、平台化操作,为链条上的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为中小微企业“造血”。

针对外贸型小企业的融资痛点,中投保旗下子公司基于进口小企业的真实付税需求,以企业连续纳税记录和大数据风控模型为授信基础,开发了“付税宝”融资付税产品,使企业可以利用海关关税税单融资。“付税宝”不仅帮助企业缴纳关税,加快通关速度,而且以海关付税为真实的融资场景,融资资金用于定向付税,使企业获得融资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欺诈风险。

此外,中投保还深入海关关税担保、供应链金融等多个有效领域,运用科技手段精准滴灌,服务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4月,中投保专门设立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家科技融资担保机构——中投保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增信模式,服务“三农”、小微和科创企业发展,优化副中心金融信贷营商环境,实现企业融资便利化和普惠金融供给多样化。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融担机构要积极履行服务小微、“三农”融资的“天职”,主动拥抱现代金融科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普惠金融的能力、效率和水平,为促进内需增长,释放经济活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畅通直接融资渠道直达实体经济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这也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两新一重”建设离不开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融担机构可以发挥信用增级功能优势,将担保增信引入债券、基金、资产证券化、银行间交易市场等,支持企业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激发金融市场活力,为“两新一重”项目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以中投保为例,中投保较早地将专业担保增信引入债券市场,通过为公共融资企业债券提供高信用评级的担保,显著降低其发行利率,提高发行效率,促进资本市场交易的顺利、高效运行。

中投保帮助企业以增信后的AAA信用级别发行债券,较之其以自身主体信用直接发行债券,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为有效防控风险,中投保对企业债担保设置了严格的准入标准,从客户的资信实力和信用评级、所在区域债务规模和财政收入状况等多个角度严格筛选,同时要求项目融资用途必须为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用于其它盈利性经营项目,防范企业债担保业务风险。近年来,中投保在公共融资担保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信用增级和专业风险管理,以直接融资方式为主要抓手,服务新基建、新城镇化和重大工程项目落地。除了定向支持重大项目的企业债券,中投保还将业务进一步拓展到银行间市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REITs等领域,重点支持5G建设、轨道交通运营维护、智慧物流园区等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

通过开展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债券增信业务,中投保支持了大量的市政及配套设施、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教育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2019年底,累计债券担保总额超1,800亿元,项目涉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63个地级市,为各类融资主体节约融资成本超过80亿元,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支持“两新一重”项目,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中,融担机构可以发挥担保增信功能,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服务,支持企业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引更多金融“活水”向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国家重点产业倾斜,满足其多样化的融资需要。

综合运用国际资金共建美丽中国

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核心之一,就是将国际金融资源有效地用于推动国内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的时代,可以以绿色金融为切入点,加强国际合作,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与国际能源格局调整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推动绿色金融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在国际绿色金融合作方面,中投保发挥自身资源和业务优势,综合运用国际金融机构资金,推动国内建立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助力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绿色发展。

早在2003年,中投保就与世界银行合作,将世界银行向中国政府的赠款作为担保基金,支持中国能源服务企业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行的项目融资。作为项目的执行机构,中投保在2003年至2009年的7年时间里,共完成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担保项目148个,项目总投资90,997万元人民币,贷款本金57,372万元人民币,担保总额51,655万元人民币,节约标准煤59万吨/年,减排量38万吨碳/年。该项目模式为世界银行赠款使用及支付方式开创了新的思路,得到了世界银行的高度评价,为其它发展中国家使用世界银行贷款提供了借鉴。

在世行项目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10月,中投保又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正式实施“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投保投融资促进项目”。中投保作为项目执行机构,对亚洲开发银行的主权贷款资金进行专项运营和管理,综合利用担保增信、委托贷款及股权投资等多种金融工具,充分发挥专业担保机构的功能,为京津冀及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内蒙古等八个省市自治区的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改善区域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