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乡村振兴,是农业银行巩固服务“三农”主力银行地位的关键一招,也是对“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深入践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徽省农行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强化金融供给,深化创新驱动,打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合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检验。截至9月末,该行县域各项贷款余额2445.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9.72亿元,同比多增59.66亿元。
早计划、严组织,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安徽省农行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业务经营的有机衔接,不断优化完善乡村振兴组织领导、工作推进以及资源保障“三项机制”。
该行从2018年起,连续4年制定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采取“1+N”模式,全面覆盖乡村产业、乡村建设、智慧乡村、粮食安全等领域,省市县三级行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并挂牌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逐步形成“省行统筹、市行推进、支行落实”的工作机制。
该行持续构建并完善乡村振兴资源保障机制,先后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项激励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评价方案,单切县域贷款、涉农贷款、脱贫县贷款、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规模,单独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持续加大人财物资源投入,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各项措施的顺利推进和有效落地提供充分保障。
盯项目、抓产业,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信贷支持
安徽农行聚焦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实施名单锚定、清单管理、团队直营、加快投放。
在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方面,该行精准对接皖南、环巢湖、大别山三大旅游重点区域及全省134家景区,助力县域旅游特色资源开发;聚焦种子耕地两个关键,加大金融供给,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行不断加大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棚改、安置房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类项目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创新乡村振兴饮水安全贷产品,累计支持18个县区25个供水项目,乡村建设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07.14亿元。
在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方面,该行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信贷投放、资源投入、帮扶政策“三个力度不减”,为脱贫地区提供更可持续、更有质效的金融服务。
强党建、拓渠道,创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品体系
安徽农行坚持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与使命,针对县域农村发展差异大、金融需求多样化等特点,持续丰富产品体系,研发推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贷”“乡村振兴工业贷”“信易贷”“农保贷”等15项特色产品。持续优化新型服务渠道,构建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店、掌上银行、远程银行“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通过农户信息档案系统自动测算额度、自动审批、自助放贷,为“三农”金融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截至9月末,该行“惠农e贷”余额212.8亿元,较年初增加100.6亿元。
同时,该行还聚焦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这一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及时研发上线党建引领信用村业务系统,实现申贷客户自动进件、业务分发、贷款信息反哺,提高信易贷申贷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助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目前已在全省1.36万个行政村,建立农户信息档案53.7万户,累计发放贷款2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