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信用联社多点发力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11-19 11:22:57 作者:赵晓媛 通讯员张涛涛 寇志清

这是一组有责任、有担当的数字:延安市黄龙县信用联社以占黄龙县银行业37.76%的存款资金,发放了黄龙县银行业79.94%的农户贷款、82.73%的涉农贷款、93.38%的小微企业贷款、77.47 %的创业促就业贷款、99%以上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近年来,延安市黄龙县信用联社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始终立足当地、扎根“三农”,充分发挥网点多、人员多、辐射范围广的优势,与村委联动大力开展“整村授信”,拓宽了金融服务可得性,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精准投放 全力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

黄龙信用联社认真贯彻“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总体要求,主动融入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经营发展理念,以普惠信贷为着力点,全面调整信贷结构,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持续加大“三农”和小微信贷投放力度,丰富内涵、增加厚度、突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乡村实体经济发展。

1

信用联社承担县域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工作,全面落实“5321”政策,已向854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占全县贫困户的93%,累计发放贷款4053万元。

白马滩镇神玉村村民冯某,家处山区,地少产量低,既要供子女上学,又赡养三个老人,家庭生活窘迫。冯某一直靠养殖森林猪补贴家用,但是因为缺少资金无法规模养殖。当地信用社调查后向冯某发放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冯某购买了80头猪仔,经过一年的时间,森林猪销售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实现了脱贫目标。

黄龙信用联社通过发放扶贫贷款及脱贫巩固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持续支持扶贫企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2

信用联社积极发挥金融的杠杆撬动作用,持续加大“三农”贷款投放力度,扩大对村级金融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促进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农”发展提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优化服务 推动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升级

信用联社推出“秦e贷”、“市民e贷”、“秦v贷”等系列信贷产品,纯线上、纯信用、无抵押,审批时间短,仅用5分钟左右。形成了“传统线下+线上信贷产品”合二为一的营销套餐,灵活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较好的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户金融服务难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为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发扬“新背包精神”,客户经理背着PAD、打印机、移动终端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院落,做深做实精准建档,“面对面”采集农户信息,核实资产情况,了解资金需求。用好用活建档数据,依托社区、村委会推广整村授信模式,现场授信发卡,有效解决了农户经营投资和生活消费资金需求。已评定信用村9个,农户建档实现100%全覆盖,授信签约2.43亿元,用信1.66亿元。

4

信用联社紧紧围绕农户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总体目标,层层细分落实责任。领导班子带头营销,采取包户、包村、包社等方式,对确定的涉农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产业及职业农民客户进行包户营销。与政府单位协作,深化政银合作模式,构建“政府搭台、部门支持、农信主推、农户受益”的联动机制,持续加大“三农”和小微信贷投放力度,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农信动力。

聚焦普惠 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黄龙信用联社着力打造广覆盖、多渠道、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信息科技开展金融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及第三方支付结算和融资服务。建成黄龙县域内覆盖面最广、渠道齐全的支付结算网络,县域内7个乡镇47个行政村业务全覆盖,使城乡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支付业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全力打造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线上服务渠道。手机银行逐步向广泛链接的场景服务平台转型,微信银行逐渐形成业务交易涵盖广泛、服务更加智能便捷的自助服务体系。顺应场景金融发展的发展方向,围绕地方特色、聚焦中小商户,打造金融示范街,全力提升信合支付品牌,大力拓展商超、景区、停车场、餐饮等便民服务场景,扫码收单存量客户1346户,日交易笔数突破8000笔。

5

黄龙信用联社金融服务辐射千家万户,形成县-乡-村全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实现了农户足不出户可缴费、身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可贷款、随时随地能转账,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脱贫、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