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最大限度下放登记许可权限

2021-12-28 15:14:49 作者:窦瀚洋

今年7月,家住浙江温州平阳县的颜孙乐从朋友手中盘下一间餐厅,本以为要过段时间才能重新开张,没想到手续办理速度如此之快。

“以前转让店铺,要在注销旧的营业执照后重新注册,这期间餐厅要停业,怎么也得至少1周时间。如今可以直接转让个体户营业执照,大大减少了停业期间的损失。”颜孙乐说。

从办理转让到再次开业,颜孙乐前后用时不超过1天,为什么能如此便利?

优化准入环境 活力日渐凸显

粉墙黛瓦,依水而建,平阳县鸣山村非遗文创街区,是当地精心打造的一条商业街,如今已成为颇有名气的打卡点。颜孙乐的餐厅就在这条街区内。

沿着非遗文创街一路走下来,记者发现一件新鲜事——不少店铺招牌旁悬挂着“简易登记试点商户”“免登记经营试点商户”“无固定场所经营区”等标志。颜孙乐餐厅的招牌旁也挂着醒目的标志——“个体转让试点商家”。“这和‘双定三减’政策有关,如今这里人气高了,生意也更旺了。”颜孙乐对记者说。

店铺为啥要悬挂这些标志,颜孙乐口中的“双定三减”又是什么?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分局副局长陈浩洲介绍,2019年,由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对在指定时间和指定范围内开展的,利用个人(或家庭)技能谋生的传统手工艺等八大类行业经营活动放宽经营限制,通过减少或免除登记材料、时间和流程等,最大限度下放登记许可权限,被称为“双定三减”。

2019年,平阳县将鸣山村非遗文创街区划为试点区域,对辖区内商铺和个体户探索实施“双定三减”优惠政策,“像颜孙乐的餐厅,就享受到了这项政策的实惠,个体户营业执照可实现直接转让,大大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间。”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分局局长杨淑芬说,不仅如此,通过租金减免、商标注册、产业转型等各项帮扶政策,个体工商户登记便利度不断提高,创业门槛和成本大幅降低。

“在这之前,来平阳游玩的人多,留下来消费的却很少,一直面临市场主体不愿进驻的困境。‘双定三减’政策实施后,经营主体明显增多,形成了非遗文创街、特色小吃街和综合民宿区三大板块,共聚集经营户152家,日均客流量达2000人次,户均每年纯经营收入增长约3万元。”杨淑芬说。

看到非遗文创街划定了无固定场所经营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流动摊贩备案后可在此经营,家住附近的王天章夫妇俩也跃跃欲试,在这里摆起了流动摊位。“我们白天干农活,晚上就在夜市上摆个小吃摊,生意好的时候,一晚就有1000多元进账咧!”王天章笑道。

审批权限下放 监管包容审慎

这项政策缘何而起?陈浩洲向记者道出原委:“主要还是针对温州民营经济占比高的特点,想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温州,中小微企业占比较大,个体户占比高达70%。“这部分市场主体的活跃程度事关温州经济的健康发展。”陈浩洲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和个体户普遍遭受了不小的冲击,如何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成为温州面临的一大考验。“叠加影响之下,必须从政策层面释放红利。”

实施“双定三减”,注册登记材料怎么减免,流程又该如何简化?

陈浩洲介绍,对无固定经营场所的经营户免予办理工商注册,由所在村居负责实行备案管理,对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经营户降低准入标准,积极推行住所登记承诺制、即办制等简易登记模式,审批时间也大大缩短。“以企业开办为例,以往需要7份材料,经历4个环节,3到5个工作日,还需花费700多元成本;如今只需1份材料和1个环节,当天就可办结,并且是零支出。”

“不仅如此,我们还最大限度下放登记许可权限。”陈浩洲补充说,在“双定三减”政策所划定的经营区内,所在地企业登记机关享有与市本级企业登记机关相同的企业登记和变更权限;试行个体工商户营业转让,通过变更经营者、延续原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等方式,满足个体工商户营业转让的实际需求;还为区内经营户开通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今,这样的经营区已成为温州各相关部门推行惠企政策的“试验田”,温州各地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多种优惠政策。

政策实惠这么多,执法监管又该如何落实?

陈浩洲告诉记者,经营区内实行的是包容审慎的“双随机”监管模式——减少对经营区内企业抽查比例和频次,避免过度监管和多头检查,并配合柔性执法;同时,对食品类和无固定经营场所经营户加大日常巡查和商品抽检力度,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直击痛点难点 增强协同配合

从2019年开始探索至今,温州共选点创建“双定三减”经营区25个,入驻经营户3517家。其中,有固定经营场所经营户2587家,无固定经营场所经营户930家。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华盛认为,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允许先行先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不仅如此,政策还有不少创新点,比如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在守牢重点行业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减轻了市场主体的负担。”

“这些举措降低了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主体的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下放了市场主体登记的管理权限,是一场生动的地方实践。”浙江省委党校法学教授骆梅英说。

其实在探索过程中,相关部门也遇到了不少困难。陈浩洲坦言:“作为一项创新性改革举措,允许流动摊贩备案经营等措施虽然有推广价值,但在推广上阻力不小。目前仅靠我们全系统推动,在各部门间配合度不够高,也难以形成合力。”

对此,骆梅英认为:“还应在实践中积极寻求最佳路径,理顺不同层级部门之间的审批关系,以推进优惠政策更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