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晚,远大医药发布2021年度业绩,公司全年收入约86.0亿港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24.03亿港元,同比增长34%。如撇除对Telix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应占其他海外联营公司业绩,全年净利润为20.60亿港元。
从盈利构成看,医药制剂及医疗器械是远大医药的主要盈利来源,2021年,该部分业务收入约为53.77亿港元,占公司全年收入比重62.52%,同比增长约31.7%,主要受益于心脑血管急救产品和眼科产品的销售持续上升。
具体而言,医疗器械收入2.7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211%;眼科产品、呼吸及耳鼻喉科产品以及心脑血管急救化学药制剂的收入均在10亿港元以上,同比增长率分别约为27%、28%和33%。
作为远大医药的另一重要业务板块,2021年,生物技术产品及健康产品收入22.31亿港元,实现了48.5%的增长,在公司总收入中占比近30%,表现同样不俗。
不过,远大医药去年的毛利率约61.0%,同比下跌约2.5个百分点。
这或源于各项费用的增加。例如,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张,销售人员的市场开发和拓展,2021年远大医药行政费用同比增长32.7%,分销成本同比增长约29%。
此外,合作投资支出也不容忽视。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远大医药研发合作等方面投资总计超23.0亿港元。如去年5月,远大医药与美国Cardio Focus,Inc.达成合作与产品独家授权协议,以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一定比例的销售提成,获得新一代创新医疗器械HeartLight X3激光消融平台产品的独家商业化权利等。
此外,2015年至今,为了推进公司全球化布局,远大医药高比例收购了澳洲Sirtex、美国OncoSec,并与德国的Cardionovum、加拿大Conavi、澳洲的Telix等多家公司建立了股权及产品方面的战略合作。
其中最近的一项研发合作产品落地是在今年2月,远大医药联营公司Sirtex的核心产品SIR-Spheres钇[90Y]微球注射液在国内获批上市,拟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
据公司此前披露,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已经具备该类药物使用条件或正在积极准备。作为我国首个获得批准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产品,远大医药及其投资者均对其寄予厚望。
据安信国际预计,该产品将在上市后3年实现完全国产落地,并且加速推进医保准入工作,预计手术量峰值在5.2万台左右,2030年前后可以达到销售峰值。并认为公司在未来3年~5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不过,安信国际也提醒称,这种预期可能受到带量采购及医保控费推进超预期、临床研究失败、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