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为民践初心 一任接着一任干 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助力乡村振兴

2023-07-18 11:39:12 作者:李增平 徐艳琴

跋履乡村,振兴有我。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始终积极践行国有大行责任,2016年定点帮扶以来,先后向全省21个行政村派驻11名第一书记、23名队员,累计投入帮扶捐赠资金约1000余万元,以实干担当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同时,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引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县域乡村金融服务薄弱环节,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日前,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进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助力乡村振兴一线,聆听建行人的动人故事。

7月的祁连美如画,云雾笼罩着绵延的雪山,牛羊散落在肥美的草原,山间的溪水蜿蜒而下,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扎麻什乡河西村,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焕发着勃勃生机。

提笔绘就致富底色

前几日,樊延超再次走进河西村,看着眼前的村庄觉得分外亲切。

“我们村的变化可真明显啊,新修了文化墙,新建了养鸡场,路灯也增加了不少……” 走在乡村小道上,樊延超介绍着河西村发生的变化,话里话外依然离不开“我们村”。

2016年,建行海北州分行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派驻建行海北州分行综合管理部员工樊延超到河西村开展驻村工作。作为工作队队长的他,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埋头苦干、勇于奉献的精神和为民服务的情怀与初心。三年多来,他走田间,访农户……用好用活建行捐赠的帮扶资金,一心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河西村地理位置偏僻,樊延超初到河西村时,得知村里耕地少、牧场远,没有特色产业,农民收入低,2016年被认定为重点贫困村。驻村任职以来,他牢记组织嘱托,为了给河西村找一条产业发展的好路子,多方奔走调研,蹲点考察了解。发现西门塔尔牛具有育肥时间短、产肉率高、产乳量稳定、乳蛋白含量高等特点,是非常优质的乳肉兼用型牛,养殖后收入渠道广,效益高,他立即与村委会商议并充分听取村民建议,用建行捐赠的帮扶资金购买了18头西门塔尔牛,分发给河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金奎便是受益人之一。

再次走进李金奎夫妇家中,热情的两人连忙端茶倒水,打开了话匣子,聊起这几年家里的变化,李金奎欣喜地说:“樊队长,感谢你给我们找了一条好路子,现在我家早就摘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从建行发的那头牛算起,现在我家有11头牛了,中间还出售了几头小牛犊。当年建行给我的牛,让我走上了致富路。”李金奎的话让樊延超无比欣慰。

村集体经济收入5年增2倍

2016年到2018年,通过3年帮扶,河西村实现了脱贫摘帽,樊延超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2019年,建行海北州分行的白生龙从樊延超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驻村帮扶河西村。

产业发展的基础已打好,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让乡亲们的致富路走得更稳更远,是白生龙必须要突破的关键环节。

民富村才富,白生龙到村后继续聚焦养殖产业,带领群众发展西门塔尔牛、藏系羊散养养殖产业,拓宽养殖范围,新建了万兴养猪场、生态养鸡场,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振兴。

“从2019年开始,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累计捐赠39万元资金发展河西村藏羊产业。”白生龙说。

王永清是河西村有名的藏羊养殖户,多年来苦于没有资金来源扩大养殖规模。建行捐赠资金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形式,让王永清和河西村实现了双赢。有了村集体经济入股,王永清的藏羊养殖合作社发展得很快,区别于传统开放式的散养,现在合作社有饲草料储备仓库,购买更营养绿色的饲草,藏羊冬天也能不掉膘。

“现在养殖的藏羊有800多只,目前是村里藏羊养殖规模最大的合作社。”谈起藏羊养殖产业的发展,王永清黝黑的脸上满是欣喜。依托建行帮扶资金壮大藏羊产业的他,每年按照合约向村集体分红3万元,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翻开河西村村集体经济收益的账本,从2018年河西村的村集体经济开始收益,收入年年攀升,5年过去已经增加了2倍。白生龙说,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只是河西村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在原有的基础上,让村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续题之作”,还需要“金融活水”的连绵灌溉。

“青农裕贷”增强乡村发展底气

产业快速发展,金融助力不可或缺。助推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金融工具,以更实更细的举措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建行青海省分行探索开发“青农裕贷”金融产品,为我省农牧户主体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白书记,你再给我详细讲一讲你们的‘青农裕贷’吧。”2022年,河西村牧民玖光才郎找到白生龙,希望通过“青农裕贷”专项贷款壮大自己的养殖产业。

自小跟随父亲放牧的玖光才郎,一直想将家里的养殖业扩大,但受资金限制未能如愿。2022年,当他得知建行的“青农裕贷”是为农户提供无抵押、低利率、快支用、随用随还、全流程全线上信贷服务后,找到了驻村书记白生龙。

白生龙立即联系建行海北州分行祁连支行的客户经理马超上门为玖光才郎提供金融服务。资料审核通过后,“青农裕贷”的20万元贷款资金发放到玖光才郎的银行卡上,有了这笔资金,玖光才郎家的藏羊养殖从原来的400多只,发展到如今的700只,去年第一批藏羊出栏,就有了10万元的收入。

尝到“青农裕贷”的甜头,玖光才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建行好政策持续帮扶,让我们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现在村民人人有干劲,个个有奔头,我相信,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在建行助农金融产品的帮扶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玖光才郎说。

建行海北州分行祁连支行副行长朱大鹏说,近年来,建行青海省分行持续加大助农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拓宽线上线下金融服务场景,在助力农牧民发展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0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樊队长和白书记,他们扎扎实实在我们村干了7年,听到他们要回去,我们打心底里舍不得。”村民的挽留是对建行海北州分行驻村工作最好的褒奖。

2016年至今,建行海北州分行始终秉持“金融为民”的情怀,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用真情暖民心、以实干担当赢信任,进一步增强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用行动彰显出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

今年7月,第三任驻村书记孔宪册上任,站在新的起点,展望乡村美好未来,他说:“产业发展依旧是重中之重,我们将与村民一道,咬紧牙关不松劲,稳扎稳打加油干。”

建行海北州分行副行长李广为表示,在总分行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海北州分行在7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向河西村派出3名专职驻村干部,14名“裕农通”业务人员。他们将青春热血和无私奉献精神播撒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第一线。7年来共捐赠、发放帮扶专项资金、普惠金融贷款和助农贷款共计约1.02亿元,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和动力。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建行人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服务三农”,真情帮扶共建美丽乡村,交出了一份暖心的答卷。未来,建行人将继续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踏出铿锵足迹。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