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能化反诈安全屏障 ——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强化数字风控技术应用

2023-09-22 10:00:46 作者:孙鹤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滋生与蔓延,保护民生和服务发展,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坚持科技驱动,坚守人民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构建完善反诈防控体系,打造智能化反诈安全屏障,践行捍卫人民财产安全的大行责任担当,牢牢守住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以实际行动、风控成效助推“精品分行”建设。

近年来,该行依托行内风险管理系统,根据账户涉诈风险管理形势,不断调优风险防控精准度,强化对风险的快速应对和主动防控能力,构建了强效有力的“数字反诈防线”,有效堵截了电信诈骗,践行了金融为民的神圣使命。

研判风险形势优化监控模型

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不断衍生升级,并呈现新特点和新变化。为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变化,该行持续强化科技赋能,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从账户异常开立、异常资金交易、团伙作案行为等风险特征入手,精准定位设计部署模型,数据挖掘抓取涉诈风险账户,并不断优化调整策略,持续提升监控模型的准确性。

加强部门沟通形成管控合力

该行积极统筹,数据共享,共防共治,在风控中心、运管、个金、保卫等部门间建立了“模型识别+联防联控”管理机制。2020年以来,工行风控中心累计发布运营风险提示近200份,及时向相关部门发送模型展现及数据挖掘发现的风险新动向、新特征、新线索,为专业部门风险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专业部门及时向风控中心提供业务管理检查中发现的新型涉诈风险特征,整体形成良好的涉诈风险联防联控格局。

聚焦业务重点破解防控难题

针对基层运营风险管控痛点难点问题,该行向全省各网点制作下发涉案账户防控策略类电子书,总结电诈涉案银行账户特点及表现形式,传导风险防控理念。在省市两级组建柔性风控管理团队,深入基层开展“以智能模型建设助力基层行精准防控运营风险”课题调研,针对调研收集的痛点与难点问题,研发形成22个智能风险模型,协助基层行有效解决风险账户治理中缺少抓手、目标难以锁定、效果无法跟踪等问题。

提升员工素质强化监控能力

基于多年积累的风险防控实践经验,该行致力于打造一支风险敏锐度高、素质技能强的风险管理专家团队,高标准、高质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业务技能实操大赛等多种方式,持续夯实风险监测人员系统功能应用及非现场监测工具运用等核心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储备,全方位提升风险监控团队专业素养,在运营风险甄别评定中,充分发挥“风控大脑”作用。

升级监控策略精准阻击风险

近年来,该行持续加大运营风险防控力度,强化主动防控措施,综合应用数字化、智能化风控技术手段精准甄别风险特征,确保外部风险监控有效、管控有力、揭则必治,在客户与不法分子间筑牢安全屏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揭示外部涉诈风险。

2020年以来,该行依托“融安e核”系统,累计实现对3104个对公账户及57694个个人账户治理管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继续蔓延起到了有力的威慑作用。2023年8月下旬,该行又升级上线监控策略,升级为实时监控,紧急部署11个准实时模型对日间对公结算交易秒级预警,进一步提高了电诈风险管控时效。投产当日内,就抓取1个涉案账户并直驱管控,管控时间早于公安部门1小时,及时拦截了涉案资金7.9万元,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接下来,山西分行将继续践行国有大行社会责任,一如继往抓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不断深入数字化风控技术应用,持续扩宽公众反诈宣传面,以实际行动守护好客户财产安全,践行“金融为民”使命。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