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证监局等6家单位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下称“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举也标志着酝酿已久的“跨境理财通2.0”即将推出。
据了解,2.0版本修订稿在投资者准入条件、参与机构范围、合格投资产品范围、个人投资者额度等方面进行了重大优化升级。让投资者颇为欣喜的是,此前仅限银行参与的“跨境理财通”业务,现在已扩容至券商。
2.0版本迎来诸多优化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推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是个人资本项目的一次重大升级。对于个人投资或者家庭资产配置来说,“跨境理财通”在扩宽大湾区居民的投资渠道、为居民开展跨境投资提供新的便利、降低居民的跨境投资成本、提高居民及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试点启动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已开展两年。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披露,目前,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的粤港澳个人投资者达6.29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86.58亿元。
根据细则征求意见稿,“跨境理财通2.0”版本将迎来三个方面重大优化升级。
第一方面是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南向通”业务的内地投资者参与门槛从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降低为“满2年”。同时,增加“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作为家庭金融资产准入备选条件之一。
第二方面是扩大了符合资格产品范围。在“北向通”投资产品范围中,增加内地销售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产品。同时,将“‘R1’至‘R3’风险等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范围拓展为“‘R1’至‘R4’风险等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包括商品期货基金。
“‘北向通’将‘R4’风险等级的基金纳入投资范围,几乎就是将大部分内地公募基金涵盖在内。新增‘R4’级的公募基金,主要是权益类产品。”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北向通”投资产品范围限定在“R3”,主要适用稳健型的投资风格。提高“北向通”投资产品的风险等级能够满足投资风格较为积极的“北向通”客户的需求。
第三方面是适当提高投资者个人额度,将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额度从10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300万元人民币。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提高投资者个人额度后,“南向通”“北向通”跨境资金净流入、净流出额均保持原有上限不变,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有限。目前“南向通”“北向通”额度实际使用率还比较低,市场较为理性。
此外,《细则》在起草说明中表示,本次参与机构范围扩大了,增加证券公司参与试点,并明确其参与方式与相关业务安排。《细则》明确:“本细则所称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信息,截至今年4月,“跨境理财通”内地已报备试点银行有32家,既有国有大行,也有广东地区的农商行。
多家银行准备就绪 券商跃跃欲试
作为“跨境理财通”业务首批试点银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落地首批“跨境理财通”业务,并实现香港和澳门、南向和北向、线上和线下全面首发。截至目前,近2万名个人投资者通过广东中行签约“南向通”和“北向通”业务,投资产品持仓余额超5亿元,保持市场领先。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人士表示,在总行统筹下,该分行联合中银香港和澳门中银共同推进“跨境理财通2.0”优化升级工作,目前已在业务流程、系统开发、产品甄选、客户服务等各方面基本准备就绪,下阶段将在监管部门支持指导下继续做实做细“跨境理财通2.0”业务开办工作,为建设便捷高效的跨境资产配置通道、支持粤澳港大湾区互联互通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民生银行香港分行将继续配合总行进行系统升级和功能优化,完善‘跨境理财通’整体流程,提升业务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民生银行香港分行相关人士表示,在获得客户授权的前提下,民生银行手机银行已实现境内外资产合并展示,客户可享受资产合并后对应的权益层级及相关服务。
与此同时,展业的内地销售证券公司(内地合作证券公司),须在至多1家已完成报备的“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内地银行开立“北向通”投资专用账户(“南向通”汇款专用账户),通过该内地银行为港澳投资者(内地投资者)办理资金跨境汇划。
虽然还未正式展业,但一些券商很早就关注到了“跨境理财通”的业务机会。
“公司探索第二曲线新商业模式,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持续营销和推广、研究跟进‘跨境理财通’业务的实施落地方案。”有头部券商表示。
另一头部券商也称,“公司加强境内外业务垂直一体化发展的协作,积极跟进‘跨境理财通’扩容机遇,加快推进公司跨境业务的突破。”
(来源: 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