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南京4500公里的印度尼西亚,去年底,一条新开通的雅万高铁把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铁路旅途从3.5小时压缩到了40分钟——这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是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雅万高速铁路沿线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存在大量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雨花经开区企业南京泰通科技全线助力雅万高铁GSM-R系统的稳定运行,克服艰难沿线铺设了数十套数字光纤直放站设备。
“除了雅万高铁,我们还参与了亚吉铁路、中老铁路等‘一带一路’铁路建设项目,提供了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物联网灾害监测系统设备等。在中国14万公里的铁路线上,泰通科技产品覆盖10万公里,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日前,南京泰通副董事长吉鹏程称,“作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企业、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企业,泰通以科技创新为第一生产力,让南京‘智慧’处处闪耀。”
成立23年的泰通科技,在雨花经济开发区凤汇大道35号建有近3万平方米产业园区,员工200余人,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信号系统装备及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锚定铁路行业,泰通参与了国家铁路局、原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无线通信系统、智能通信机房系统等10余项标准的制定,在行业内争当“标杆”和“头部”。
虽是“智慧铁路”领域的“老牌企业”,泰通却始终站立科技创新的“潮头”。在泰通科技研发楼层,偌大的办公区域鸦雀无声,一个个研发人员埋头专注于面前的电脑——这些技术专家大多是东南大学、南邮、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以及来自国内多家顶尖科技公司的人才。200人的公司团队,研发人员占了近半数,所涉领域包括铁路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无线电微波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应用和结构设计等。“为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我们还通过江苏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进了一批博士后,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公司已拥有4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吉鹏程说。
“说起参与重大项目的感受,不得不提到青藏铁路。”公司一位研发人员讲述了泰通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的故事。青藏铁路修建时,因自然条件十分艰苦,不少员工和技术人员为抢进度,几乎个个都经历过带病工作的情况。即使在青藏铁路开通多年后的今天,泰通仍然有技术维护人员蹲点场站,确保出现问题时4小时之内抵达现场——这些现场,甚至包括极寒地带的旷野冻土、方圆几十里渺无人烟的隧道。目前,泰通有约半数人马遍布全国各地,每个铁路局范围内都有泰通的技术维护人员蹲点。
国内铁路目前大多采用2G系统,2020年国家发布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等,计划到2025年完成5万公里高铁5G-R建设、到2030年完成17万公里铁路5G-R的升级换代。南京泰通成为了国家该项计划的主要实践者之一,公司2022年参与完成高速铁路试验段5G专网建设并开展上道试验,2023年完成了环形道第一阶段测试验证。
“科技创新永无止尽,公司正在研发建设智慧安防体系系统,借助贵南高铁项目契机,面向全国建立轨道交通、多系统异构融合的智能智慧铁路安防高铁体系,打造和擦亮‘智慧铁路2.0’的亮丽名片。”吉鹏程说,“目前,我们还正在参与一项时速10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试验项目,采用的将是5G通信系统。”
来源:紫金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