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包头分行奋力谱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4-03-28 14:15:27 作者:邓雅鑫 图 贺润明

乡村金融顾问签约仪式。

固阳县下营子村村民家中通水。

固阳县黄芪采收现场。

土右旗粮食收储企业加工存储粮食现场。

助力固阳黄芪走出乡村走向全国,启动派聘工作拓宽特色产业服务渠道……近年来,中国银行包头分行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对乡村领域特色金融服务不断优化升级,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围绕乡村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以更便捷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切实做好县域经济服务,把金融服务和帮扶工作落到实处,为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注入了新动力。

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支持

初春三月,气温回暖,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不少种植户也开始了黄芪的备耕工作。在固阳县民主街的一家化肥店里,黄芪种植户们介绍道,由于黄芪种植周期长,种植成本又高,以往苦于缺少周转资金,总会出现各类问题。“当年收获的黄芪如果没有出售,就没有足够资金进行下一年的种植,以前我们为了及时回笼资金,部分黄芪就会匆忙低价出售。”黄芪种植户银三马说。

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板块,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中国银行固阳县支行支部书记带队多次走进田间地头、来到种植户家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种植特点,创新推出“黄芪惠贷”金融产品。“这个政策非常好,在资金方面真是给了我们相当大的支持。”种植户田永成说起“黄芪惠贷”赞不绝口。

在创新探索中,金融产品每年都更新迭代,力求在惠民内容上有突破,现在中国银行固阳县支行已将“黄芪惠贷”产品自主权限扩大到50万元,额度用款延长至三年,同时将利率降到LPR基准利率,最大程度减少融资成本,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有了金融的支撑,不少种植户开始增加种植亩数,并规划延伸黄芪的产业链条。赵计宝种植黄芪至今已经十余年,今年预计种植五百亩。“有了中行的这个贷款,我们农户就有了底气,不仅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接下来我还想把自己目前的黄芪产业扩展得更大一些。”赵计宝说。

截至2023年11月,固阳县支行“黄芪惠贷”增量较上年增加150%,涉农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1.8倍。2023年底,固阳黄芪被成功列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也意味着固阳黄芪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场前景大好,加之有了更为坚实的金融支撑,不少黄芪种植户有了更远大的目标。

我市地处祖国北疆,旗县区自然资源、农牧业差异明显、各有特点,在创新探索路上,中国银行包头分行因地制宜根据各旗县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特点,推出符合各地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据中国银行土右旗支行行长董勇介绍,为进一步服务县域经济,做好“三农”工作,中国银行土右旗支行加大对土右旗粮食重点领域贷款的支持力度。2023年下半年,在做好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土右旗支行通过“银担模式”加大对土右地区玉米收储行业客户的授信支持,以更优惠的价格为土右旗粮食收储客户群提供授信支持。截至2023年末,累计为粮食收储行业客户批复贷款资金6300万元,年底放款500万元。2024年截至2月末,与11户收储企业达成贷款意向,意向金额9300万元,累计放款1600万元。土右旗支行以粮食收储贷款为抓手,持续开展对收储行业客户群上下游种植、养殖企业及农户的产品营销工作,依托呼包鄂种植养殖集中区域资源优势,形成种植贷、养殖贷、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多款产品共同发力的局面。

这些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连续两年,中国银行包头分行累计投放涉农、涉牧贷款20亿元,用实际举措有力有效服务乡村振兴。

用心用情做实双包联帮扶

“出水了,出水了,乡亲们快点回家接水哇!”在下营子村打井现场,随着钻井机的轰鸣声,清澈的井水从水管中喷涌而出,下营子村小组长赵润明第一时间在微信群向村民们通知了这个好消息,下营子村“用水难”的问题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解决。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在固阳县兴顺西镇下营子村,由于持续少雨干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这里的村民饮用水常年苦涩浑浊且每日限水。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用水,村民们时常需步行几公里去邻村打水,“用水难”成了困扰村民们的一大难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中国银行包头分行负责人与镇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多次到下营子村实地调研,积极想办法协调解决,申请帮扶资金20万元,帮助下营子村打井。

“这眼井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72户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中国银行固阳县支行行长靳麒说,在完成村民日常用水量情况、勘探选址等实地调研后,2023年10月18日开始施工钻井,11月份深220米包括配套的自来水泵及水管的水井完工并投入使用。“以前我们喝水都得去远处拉,上了岁数特别不方便。现在水质这么好的深井水已经接到了家里,我们喝着心里都甜。”中国银行包头分行人员回访时,赵润明大爷激动地和众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细微处着力,帮扶在实处。中国银行包头分行“双包联”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农牧民的需求,真金白银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措施,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人群。中国银行包头分行发挥自身分支机构多、单位员工多和服务客户多等优势,利用单位食堂、工会福利、慰问品、积分换礼等平台线上线下开展消费帮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目前中国银行包头分行采购扶贫农副产品100余万元,连续两年通过消费帮扶“林下鸡”销售160万元,推动公圣西村“林下鸡”养殖项目逐步成长为“芪林鸡”特色品牌产品。结合“41°固阳献”地区农副产品品牌建设,协助地区特色产品通过中益善源审核,上线“公益中国”电商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中国银行包头分行把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做在了细处、实处,得到了当地农牧民的认可和欢迎,荣获固阳县政府颁发的“优秀助农企业”荣誉称号。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他们走村入户、线上普及,他们积极对接金融需求,主动宣讲产业政策,把金融知识、金融政策、金融产品精准送到田间地头……他们筑起的这座乡村金融桥,一头是有需求的农牧民,一头是中国银行,有效拓宽了金融服务范围,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根据农牧民经济金融知识欠缺,享受金融服务支持方面能力不足的现状,中国银行包头分行与基层政府合作,通过在种植、养殖集中的嘎查村选聘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等群体赋予其金融工作的职责,组建“乡村金融顾问”驻村帮扶队伍,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路径。

“这段时间我刚帮助七八家农户办理了贷款,我很高兴承担这样一份能为农民办实事的工作。”固阳县怀朔镇阳湾村村委会纪检委员霍建光,作为中国银行包头分行聘任的“乡村金融顾问”,上任前接受了系统性的金融知识培训,详细了解中国银行线上、线下主要贷款产品和金融反诈等知识。在当地村民微信群里,总是能看到担任金融“讲解员”的霍建光分享各类金融信息,回答农民融资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农户主动提出和在走访中了解到的金融需求,霍建光都会第一时间向中国银行当地机构反馈,协助快速解决,村民不用像过去赶路去县里,而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服务。

除了帮助银行破解“三农”贷款难题,“乡村金融顾问”也会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增强农牧民金融消费意识。他们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讲授金融知识,将普惠金融政策、防范非法集资、反洗钱等内容及时传达给广大农牧民,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增强群众金融安全防范意识,更好地维护自身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包头分行共选聘21位“乡村金融顾问”。2024年,中国银行包头分行将全面推广“乡村金融顾问”服务模式,在设有机构的县域地区实现全覆盖,不断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供给,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农村牧区。

来源:包头日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