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金融报记者 毕华章
穿越时光去追溯我国陆地石油产业的历史,“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走过近120年时光。
这口创造了多个第一的油井,即是“延一井”;它所在的这片土地,便是能源史上灼灼闪光的延长县;这家已奋斗百年的企业,则是延长石油集团。
岁月无声,在奉献能源这项矢志不移的事业中,延长石油紧随前沿,把握先机,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中不断发力,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近120年历程之中,延长石油更新了一批批技术与设备,产出了诸多原油与燃气,提升和创造了可观的效率与效益。与此同时,那份历经时光淬炼依然“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精神,则始终未变。
“延一井”与延长人见证奋斗史
延长,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诸多传奇的关键词,都绕不开石油。
譬如《汉书·地理志》,以及郦道元《水经注》等,均有对于延长附近石油资源的记载。
至北宋,科学家沈括不仅对这里的石油进行实地考察,采集原油,仔细研究其产状、性能,并加以利用烧制炭黑,制成油墨。
在《梦溪笔谈》中,他对石油的描述则更为详尽,并且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沈括首次将其命名为“石油”,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命名石油的国家。
北宋以降,元明清以来,延长的石油愈来愈受到重视,各类记载及用途也更为周详,除燃灯之外,还被用于医疗等。
及至清末,在诸多因素合力之下,1905年,“延长石油厂”创建。两年后,在延长县七里村钻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
这口油井,从此被人们称为“延一井”。
这段久远的历史,实则是我国石油工业2000年底蕴的积淀,是延长石油源远流长的明证,也是其无愧为“陆油始祖”的背书。
百年来,历代延长石油人艰苦创业,为发展石油工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石油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延长石油厂史记载,延长石油厂享有“功臣油矿”的美誉。革命战争年代,延长石油厂全体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了大量的石油产品,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延长石油厂孕育发展了埋头苦干精神,延长石油人也在世代传承着埋头苦干精神。
其中,延长油矿共青团女子钻井队是典型代表之一。这支钻井队成立于1958年11月,由23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职工组成。
延长石油史料记载,这群年轻的姑娘干起了男人也很难胜任的钻井工作,仅用1个月时间,女子钻井队就成功地钻完第一口井。
她们凭着青春活力,用“延安牌”钻机4次刷新钻井纪录,总结出“四勤、三快、眼看四面、耳听三方”的先进操作经验。
在她们的努力下,钻井成本由18元/米降到了15元/米,她们的经验在延长油矿钻井大队得到广泛推广。
这些成绩背后,是女子钻井队队员们付出无比艰辛的劳动。在工作中,她们认真观察,细心琢磨,学中干,干中学,学习钻井规程,熟悉各种机械原理。几个月下来,操作技术明显提高,井场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已89岁高龄的孙国兰老人,1957年从卫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延长油矿医院当护士。次年,女子钻井队成立后,她被任命为队长,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位女子钻井队队长。
“在钻井师傅的带领下,我们用延长油矿自己制作的土钻机,叫‘延安牌’钻机,进行钻井。就在那样的条件下,我们每月都超额完成任务。我们发扬埋伏苦干精神,那会儿都是20多岁的小年轻,年轻人不干叫谁去干。”孙国兰说。
在参观延长石油发展史展厅时,她介绍,那时延长油矿做了很大的贡献,油的质量非常高。“我能作为那里的一员,很荣幸。现在心里觉得,我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回到了你们这个年龄。”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时光长河,奔腾不息。
年代久远的“延一井”,如今已成为人们参观学习的必经之地。曾经人声鼎沸的第一座炼油厂旧址上,陈列着各类古老的炼化设施。半世纪前奔波于油井与炼厂间的老式运输卡车,已经永久停置于石油设备展览区;与它同在的,还有各类老旧设备,共同组成国家工业遗产景点的一道风景。
历经荣光的延长石油,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百年辉煌,也迎来了软件与硬件的更迭与涅槃。
石油工业,采油是第一步。然而,如今的采油厂与此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延安市安塞县的杏子川采油厂,建设着一项备受业内关注的CCUS示范工程(CO₂捕集、利用与封存)。
这项低渗透油藏CO₂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关键技术,通过捕集煤化工企业排放的CO₂用于油田驱油,既把CO₂汇集起来减少排放,又注入到地下封存起来,增产原油节约水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众所周知,采油过程中,注水驱油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但对于缺水的地区来说,则有不少掣肘,而这项工程节水效果显而易见。同时,该工程也是全球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减少CO₂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有助于“双碳”目标的推进。
杏子川采油厂采油一大队副队长杨永钊介绍,“项目具有一体化、低成本、低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势,延长石油结合自身油、气、煤、综合化工产业特点,充分发挥CO₂源汇匹配优势,实现“源头减排-循环利用-永久封存”的低碳产业链”。
油气并举,也是延长石油的一大特色。
在延长气田采气一厂七里村净化厂,技术组组长高焕介绍说,“延长气田采气一厂安全管理中始终重视安全责任落实、风险源头控制,以强化过程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扎实推进QHSE、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现了安环形势稳中向好。”
延长气田采气一厂通过技措应用、管理保障、安全护航等一系列举措,实现着达产达效目的,同时,也通过精细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技术管理方面,延长气田采气一厂集中力量深化延安气田沉积相研究,充分掌握天然气成藏规律和主控因素,持续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所属延气2-延128高压集输采气区实现了连续10年超产超效,成为了延长石油已开发区块中稳产时间最长、效益最优的区块。
据统计,延长石油气田公司今年年底产量将突破100亿立方米,助力延长石油油气当量实现2000万吨。
原油开采的下游,与炼化公司紧密衔接。延长石油炼化公司经过整合,旗下包括延安炼油厂、延安石油化工厂、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公司。
建厂以来,延炼人在“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引领下,秉承“让每一滴油更有价值”的核心理念,坚持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社会市场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石化产品。
延安石油化工厂是延长石油集团炼化板块的核心企业之一,重组后建成投用的首个大型石油化工厂。
该厂主要生产装置有240万吨/年柴油精制装置、180万吨/年汽油精制装置、1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等。主要生产产品有92#、95#车用汽油调和组分、聚丙烯树脂、液化石油气、工业硫磺等。
在总控室大厅,一排排控制屏成为亮眼的风景。
延安石油化工厂办公室副主任高鹏飞介绍,“我们这里配备有IPC先进控制系统,它相当于一个智脑在后台运行。系统上线以后,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下降。同时,我们系统的收率有很大的提升,两个系统的收率大概提升在0.66%和0.19%。”
他表示,得益于该系统的作用,整个装置的平稳率也有优势,“因为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所以整个装置的平稳率也有一个大幅的提升。”
综合型能化巨头贡献“延长力量”
汇聚能源,延长价值。
百年底蕴积淀,如今的延长石油集团,已发展成为大型综合型能源化工巨头企业集团,旗下产业已覆盖石油和天然气产运储销、油气煤综合化工、管道与燃气、煤炭与电力、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
在煤电板块,总装机容量规划4×1000MW的富县电厂,是依托煤炭资源优势而建设的大型火电项目。
一期项目建设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是陕北至湖北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电源,总投资约80亿元。
二期项目建设2×1000MW机组是“陕电入皖”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电源点,总投资约78亿元,2027年8月双机投产。
延长石油富县发电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人权海龙介绍:“二期项目建成后,富县电厂总装机容量将达400万千瓦,迈入省内电厂装机容量前列,年发电量最高可达200亿度,实现营收约70亿元,纳税约4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对促进延长石油集团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延长特色电力品牌,缓解外送省份电力供需缺口,助力延安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延长石油还创造了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诸多典型优质项目。
位于靖边县的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榆能化公司),是总投资近400亿元的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该项目主要装置包括2x180万吨/年甲醇,2x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150万吨/年渣油催化热裂解和6套总产能为190万吨/年聚烯烃装置。该公司是国内技术和产品领先、陕西规模最大的聚烯烃生产供应商,是国内聚烯烃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国家水效和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榆能化公司的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采用了延长石油“煤油气合成工艺综合集成专有技术”,开创了资源清洁转化、化石原料多元化生产的新路径,践行了生态优先、环境友好、循环利用、资源节约的新发展理念。
延长石油榆能化公司党群工作部张洪华介绍,该项目具有碳氢互补优势明显,节能减排效果突出,以及实现废水“近零排放”等特点。
他介绍道,“项目采用23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将延长石油自有的煤、油、气资源综合深度转化,有效弥补了煤制甲醇‘碳多氢少’和天然气制甲醇‘氢多碳少’的不足,达到碳与氢的最佳配比,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数据显示,该项目能源转化效率达到61.88%,碳资源利用率达到55.75%。与现代煤化工项目相比,能源转化效率提高16.88%,碳资源利用率提高17.74%。
同时,项目吨甲醇综合能耗1.193吨标煤,较行业先进值年节约80万吨标煤;吨甲醇水耗仅为1.78方,较行业先进值年节水1500万方以上;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0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00余吨。废水回用率达到 97%以上,每年可节水 2000万方以上,解决了能化企业高浓盐水处理的瓶颈问题。
诸多颇具竞争力的项目,为榆能化公司带来可观的效益。去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223.73亿元、税费21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97.95亿元、工业增加值38.09亿元。
除此之外,延能化、魏墙煤矿、定边盐厂等,也各具特色,共同为延长石油集团的能源事业发挥着光和热。
百年辉煌,延长石油已经探索走出了一条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前瞻性创新技术。
如今的延长石油,建成投产了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化工园区、全球首套煤油共炼和合成气制乙醇等多个工业示范项目。同时,正在开展多项高端能源化工技术中试和示范,基本形成了综合型能源化工产业格局,成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力量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尤其2023年,延长石油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50.23亿元,同比增长3.75%;利润总额140.07亿元,同比增长68.3%。实现税费431.76亿元,工业总产值2144.3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以上。
百年延长,不仅实现着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贡献着“延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