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安康讯(记者 周庭)7月12日上午,安康市举行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安康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安康市住建局(市工改办)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年工作方案》明确的改革目标,坚持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降低企业市场运行成本、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安康市政府投资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90个、60个工作日内。截至目前,累计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办理项目9452项,审批办件数10668件。
“市住建局针对规划、消防、人防、质量、节能、水电气信等各自为战验收的现状,牵头制定了《安康市建设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管理办法》,开展分阶段验收,实现“一口受理”,限时开展联合验收。同时,引导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市场行为意识、法治意识,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提升建设工程品质。我局按照“过程合格结果必然合格”的思路,成立了“建设项目过程监管领导小组”,深入开展建设项目过程联合监管,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治竣工验收阶段“问题堆积”症状,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又极大减轻了企业多次申报、反复整改的负担。今年,全市共有86个建设项目获益。”安康市住建局副局长刘年喜在会上介绍道。
安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胡高黎在会上就市场监管局在开展“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方面的各项工作做了介绍。近年来,安康市认真贯彻落实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持续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上半年对25件新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对4件存在问题的文件进行修改调整,并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全市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对安康从事水电气经营单位进行约谈提醒。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通信局站等数字基础设施转供电环节违规加价专项治理。联合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开展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联合检查,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等方式,持续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切实减轻各类经营主体负担。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涉企收费单位1051家,立案2件、结案1件,督促退费113.25万元。
据安康市工信局三级调研员潘久军介绍,长期以来,安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各县区也建立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相关工作高效推进。工信局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努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后劲逐步增强。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各类经营主体29.49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89万户,同比增长6.96%。一季度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58.3%,位居全省第1。在健全帮扶机制方面,实行千名领导干部全覆盖包抓“五上”企业、51个部门包抓重点工业企业、50个单位包抓重点科技型企业等包联制度,“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凝心聚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推广应用“陕企通”平台,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融资、培训、招聘等综合性服务,上传政策373条,受理办结市场主体诉求120个,全市“陕企通”用户注册量、政策上传量和诉求办结率居全省前列。全市重点聚焦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创新建立“亲商助企日”工作制度,搭建政企“面对面”服务平台,采取定期“访”、主动“帮”、限时“办”、严格“督”,从工作统筹和体制机制上有效保障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及时解决。
安康市工信局全力推动民营企业与秦创原科技成果、创投资金、创新人才等资源实现精准对接,围绕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常态化开展秦创原项目路演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大型路演活动19场,有8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启动合作,促成校企合作27项。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33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11户。积极支持民营企业承接“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级。目前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7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28.2%。引导民营企业紧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提早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奥邦重工、南水汽配被授予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普瑞达电梯、通用机械等企业分别引进高端智能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奥邦重工、金思铭药业、玮创达分别被省上评定为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顺祥炭素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实现了全市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