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榆林讯(记者 毕华章)为期两天的第十八届榆林国际煤博会顺利闭幕。
本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突出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布展思路,设置了高端能化、智能数字、大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形象、国际展区等6大展区,同时,以国家馆形式设立了韩国馆和印尼馆。本届博览会总展览展示面积达8.5万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了2.5万平方米。
煤博会上能源领域重点企业及相关机构云集。国能、中煤、华能、大唐、陕煤、延长石油、上海创力、远景能源、郑煤机等8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煤科工上海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泰克国际、德国弗兰德、西班牙普利茅斯、意大利普睿司曼、瑞典梅尔伯格、英国艾德科技等7个国家30多家国际企业,共有858家企业和单位参展,较2023年增加了102家。
初步统计,本次展会参展观展人数将突破10万人次,仅开幕式当天达到5万人次,展览展示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和参展人数均创历年新高,办出了特色、价值、创新。
本届榆林国际煤博会致力于搭建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主体对话交流平台,围绕高端能化、绿色转型、双碳发展、生态修复等内容,举办了大会开幕式和7个专项活动。
上述专项活动分别是2024国际双碳产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矿山生态修复交流活动、绿色金融与能源发展交流活动、西北煤炭石油骨干流通走廊企业战略合作交流大会、陕西省政府国际高级经济顾问单位榆林行活动、榆林羊绒产业发展大会暨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总决赛颁奖礼、榆林市能化装备制造产业链精准对接会暨项目签约仪式。
这些活动从多视角、全方位对能源革命的主要思路、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能源经济、能源装备制造业、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多个方面,为榆林乃至全国能源化工产业和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思路、新路径,有效提升了榆林国际煤博会的专业化水平和影响力。
本届煤博会期间,共签约项目26个,其中合同项目13个,协议项目13个,引资额278.76亿元。800多家参展企业与各县市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对接,各类大型矿山机械设备和智能制造设备,现场采购交易额达9.6亿元。
同时,展会有效带动了榆林市住宿、餐饮、航空、铁路、公路、通信、物流等多个领域发展。会议期间,每天举办“榆林特色文化展演”,活跃现场氛围,充分展示榆林独特的文化资源;“榆林美食节”精选21家“老字号”和 27 家首届“名小吃”大赛获奖企业参展,推广榆林特色美食,打响榆林餐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