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更多精彩的“渭南故事”

——渭南市参加第八届丝博会侧记

2024-09-24 10:58:22

金秋时节,灞河之滨,再次奏响互利共赢新乐章。

9月20日,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第八届丝博会)在西安开幕。八方宾朋、集聚一堂,共谋合作发展、共享发展机遇。

渭南,这座开放之城、人文之城,以独特的魅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共同探寻这片热土上蕴藏的无限机遇。

渭南“智”造 实力“圈”粉

从新产业、新技术到新产品,先进制造业渭南展区新意十足,洽谈者络绎不绝。

围岩3D检测手柄、3D打印产品……一个个满满科技范的“高精尖”产品,彰显了渭南“硬实力”,“圈”粉第八届丝博会。

据了解,第八届丝博会以“深化互联互通·拓展经贸合作”为主题,设置国际交流展、省际合作展、交通物流展、先进制造业展、现代能源展5个展区,全面展现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促进国际经贸拓展。展会期间,渭南市代表团在交通物流展、先进制造业展2个展区设展布展。其中,先进制造业展区集中展出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展现渭南特色产品、宣传优势资源,推介优势产业,聚力新质生产力,迈向工业新“渭”来。

9月21日下午,走进先进制造业渭南展区,3D打印系列产品占据“C位”,吸睛不断。展台一隅,一台台3D打印机正忙着演示“绝活”。机器喷头来回移动,恐龙蛋、中国龙、黑神话悟空……一个个栩栩如生、结实轻盈的3D打印玩具随之“诞生”,引来观展者赞叹不已。

“3D打印,也可以称作增材制造,是一种数字化制造过程,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创建三维物体。这条长30厘米的中国龙玩具,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完成。”现场,陕西非凡士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瑾介绍,3D打印文创产品因体验独特、产品新颖,不仅让观展者大饱眼福,更让客商心动不已,纷纷抛出橄榄枝。“参展第一天,一位白俄罗斯商人与我们相谈甚欢,计划尽快建立合作关系。第八届丝博会平台高、机遇多,希望借此次机会认识更多客商,达成合作。”何瑾说。

陕西非凡士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是渭南“智”造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渭南市装备制造产业坚持“特色、集群”的发展路径,锻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式发展,精细打造工程机械、印刷包装机械、汽车制造、矿山机械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厚植工业发展动能。

从制造到“智”造,奔赴工业新“渭”来,渭南市稳步向前推进。

亮出“渭南范”扩大“朋友圈”

交通物流展区是第八届丝博会的一大看点。300平方米的展区内,无人机、无人驾驶物流车、蒲城原汁烤梨、澄城樱桃面膜、白水苹果脆片……70余种展品逐一罗列,充分展现了渭南市交通建设、公铁联运、商贸物流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开放成果,以及各县(市、区)交通物流和优势产业产品,寻觅合作良机。

展台内,整齐排列的俄罗斯大列巴让人一时忘记自己身处陕西。

“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是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这些国外的土特产,历经10多天的运输,就能摆到大型超市里。”渭南交投智纳物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孙连胜说,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也为特色农产品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这家公司生产的苹果脆片,我是第一次吃,酥脆香甜,真不错!”第八届丝博会上,一位浙江嘉宾在聆听了白水县兴华果蔬有限责任公司的精彩介绍后,不禁由衷赞叹道。

白水县兴华果蔬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成永勤介绍,作为一家集苗木繁育、种植、有机肥生产、仓储及果品深加工为一体的明星果企,这些年,搭乘“一带一路”东风,商品远销海外。今年,随着中塔友谊苹果示范园项目落地,公司再次迎来新商机。

白水县兴华果蔬有限责任公司正是渭南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我们希望借助第八届丝博会平台,把产品推向世界,助力渭南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升温!”

近年来,渭南市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与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往来,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以农副产品、机电产品、医药化工品为主的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25.4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全市总量42.7%,对中亚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11倍。

满怀信心出发,赢得高光频闪。投资额是最明显、最直观的证明。

在9月20日举行的渭南市重点产业链项目合作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渭南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额198.16亿元,涵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食品医药、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9月21日,第八届丝博会省团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渭南再次迎来喝彩声。当天,渭南市签约3个项目,总投资33.2亿元。

依托丝博会这个大平台,扩大“朋友圈”,渭南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扎根三秦。这为渭南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也让渭南与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的步履不停、信心更足。

秀出好味道 香飘丝博会

徜徉在美食世界,参展商与参观者之间更多的是在寻找那份跨越地域的“同”心——共同的文化记忆与生活习俗,这份共鸣不仅促进了双方的深度交流,更激发了诸多合作灵感与机遇。

此时,第八届丝博会亦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

9月21日,在第八届丝绸之路陕菜美食文化节渭南馆,堂食区域座无虚席,档口也排起了长队,由渭南市16家企业推出的美食飘香丝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游客。

渭南美食到底“香”在哪儿,为何能吸引诸多食客?

“来碗合阳踅面!”

“么麻达,稍等片刻!”

11时左右,合阳茂林踅面档口前的食客渐渐多了起来,厨师麻利地将面条盛到碗里,配上红辣子、绿葱花,浇上热油,麦香扑鼻而来,让人不由得口舌生津。

来自甘肃的展商王先生接过踅面,赶忙坐下品尝。“看到渭南美食馆的人比较多就进来了,这个合阳踅面真不错,劲道爽滑,太好吃了。”

重达10多斤的富平锅盔,咬一口,麦香填满口腔,这让来自汉中的李先生赞不绝口。“一直听朋友说富平手工锅盔很不错。今天尝了尝,果真名不虚传。”他一边说一边竖起大拇指。

据了解,在本次渭南特色美食展区里,朋友们不仅能品尝到澄城水盆、南七饸饹等渭南传统美食,也能尝到合阳茂林踅面、马家庄忠善羊肉餬饽等老字号美食。通过“渭南味道”,展示渭南市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精湛的美食制作技艺和彰显地域特色的美食产品,以展会促交流、以展示促技能、以展览促发展,进一步加快推动渭南美食产业化进程。

在第八届丝博会上,渭南向世界展示了“新形象”,结交了新朋友,让八方来宾遇到渭南、关注渭南、选择渭南,在东秦大地上,在共建“一带一路”平台上,互联共赢,书写出绚丽篇章。

未来无限可能,故事依旧精彩。(来源:渭南日报)

责任编辑:渭南站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