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
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但创新不免伴随着风险,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也是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坚实后盾之一。
近年来,保险业在护航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作为分散风险的有效机制,保险业也在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例如,中国太保产险已将科技保险全面融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针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的不同阶段,中国太保产险量身打造了一系列专属科技保险产品体系,涵盖了科技研发风险、成果应用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等关键领域,满足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多样化保险需求。
不过,现有的科技保险类产品的覆盖风险类型和产品的供给数量仍然有限。在采访中,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国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秘书长付兴国认为,科技转化风险是系统化的,并非某个单一险种就能完全解决,目前中试保险的承保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保险产品和服务,建立企业的综合风险保障方案。
中国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陆清也表示,现有的科技保险类产品都只覆盖到产业发展阶段的成熟期企业,覆盖风险类型和产品的供给数量也十分有限;在新领域、新业态方面,缺乏相关行业风险数据和技术支持,创新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此外,传统保险保障聚焦单一经济赔偿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科创企业发展产业链和供应链多样化风险需求。
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科技保险,提升科技保险服务?一是应不断创新保险产品,丰富和完善服务附加值,比如可考虑推出附加保险,如安全责任保险等。二是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提供保险服务,积极推广“保险+”多元化科技保险新模式。例如,市场上也有实验室阶段的保险需求,应适时推出该险种。三是完善中试保险补偿政策,鼓励再保险公司支持中试保险业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