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深刻认识和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处理好稳与进、破与立的关系,积极发挥国有大行金融“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切实提升服务理念、能力和质效,以高质量发展服务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助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为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建设银行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加大供给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辽宁在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及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等领域产业优势突出,拥有航空装备、轨道交通等1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10个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具有产业链协同效应。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紧跟“三大工程”,以沈阳地区为重点,积极助力优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发挥“平急两用”工作专班机制,以信贷、承销、顾问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清单项目高效落地。发挥投行业务优势,围绕国企改制、引进战投、债务重组等重点领域,深入挖掘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业务潜力,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重点引领
切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运用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具、投资流工具、科企360工具、产业链定位上的科企GPS工具等建行数字化工具帮助解决如何看得懂科技型企业的问题。用好“科创评价”体系,大力支持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易贷”等创新产品应用落地,着力实现沈阳、鞍山、本溪、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等城市的省内国家级高新区金融服务全覆盖。
绿色金融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聚焦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领域,研究吃透绿贷认定新政,用好、用足各项差别化政策,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创新场景,持续提升绿色信贷占比,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普惠金融是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金融力量。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运用“三惠”数字化工具(惠懂你、惠助你、惠视图),聚焦30万户纳税企业及产业园区,依托“云税贷”“抵押快贷”“善担贷”等产品夯实发展根基,打造又普又惠、好用不贵的中国特色金融体系。
发展养老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的关键环节。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重点支持“老有所用、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助力延展康养产业链条,丰富康养产业内涵。锚定“养老金融专业银行”目标,母子协同、因地制宜探索养老产业信贷、股权等服务模式。深耕服务场景,积极推广“辽事通+养老机构预付资金监管”模式,为养老机构缴费、补贴发放、资金监管等提供全面服务。推广建行“安心健养”品牌产品,持续为“银发”客群提供更有温度的“陪伴式”服务。
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的血脉。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加强金融数字决策系统、对公用户/客户中心等数字化系统工具的深入推广和培训,助力管理层科学决策,助力基层精准服务。围绕“数智化”转型,推动流程、协作、业务、数据、前中后台整合,把数据要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进一步优化分行信贷流程监测系统功能,不断延展系统对信贷全流程的覆盖,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发挥智慧政务场景运营中心作用,进一步深化“辽事通”“阳光三务”“合合通”等平台运营,赋能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精准营销,与线下交付形成良性循环。
底线思维
坚决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深入推进全面主动风险管理,坚持“主动管控、加快处置、协调有序”总基调,深入开展资产质量攻坚,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深化数据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持续完善风险监测预警项目建设,切实做好风险主动排查和到期、逾期管理;坚持重大项目全员攻坚机制,做好不良资产处置,确保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有序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扎实做好金融支持一揽子化债工作,把握好政策要求,加强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接,发挥国有大行责任担当,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参与化债工作,通过债券认购、专项债包装等多种方式,满足债务风险化解需求。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做好“保交楼”配套金融服务,持续探索拓展服务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金融方案。
金融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将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实践贡献建行智慧、建行力量。
来源:沈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