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长巷,一端连接着居民的人间烟火,一端承载着城市的经济活力,在渭南街头巷尾,特色美食数不胜数,已悄然成为活跃渭南城市经济的“新密码”。为守护好舌尖上的“家乡味”、城市“烟火气”,打造城市文旅“新名片”,渭南市临渭区税务局依托陕西税务“税惠到坊”服务品牌,以精细化的政策宣传,“人情味”的诉求响应,高效率的税费服务,积极守护渭南“舌尖美味”。
政策“加料”老店美味遍地开花
9月26日,天微微亮,在临渭区金水路老朱时辰包子店里,一笼笼热气腾腾的时辰包子新鲜出炉,猪板油与赤水大葱、大红袍花椒碰撞出的浓郁鲜香,诱惑着每一位食客的味觉神经。
“大家都说老朱时辰包子是‘十里香包子’,不少顾客吃完一份还不忘带上一份。”老朱时辰包子负责人说:“国家税收优惠力度很大,我们基本没什么经营负担,省下来的资金就投入到品牌宣传和店面扩增中,进一步提升了渭南时辰包子的知名度和企业竞争力,我们从一家门店如今发展到加盟店在渭南遍地开花,税务部门的暖心服务一直贴心相伴。”
为呵护特色老店茁壮成长,临渭区税务局围绕餐饮业纳税人关注的高频涉税事项,开展“滴灌式”政策辅导,高效回应纳税人关切问题,量身定制业务操作流程和优惠政策指引,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老店经营全程无忧。同时,围绕老店扩张需求,为纳税人上好“开业第一课”,遵循“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宗旨,积极探索“一岗集成、一窗通办”的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模式,简化新成立纳税人从启动到日常运营涉及的各项税费流程,确保经营者迅速安心开展业务,让老店换新颜,焕发新生机。
税惠“添柴”特色美食芳香四溢
“国庆节到来,总要吹吹渭水河畔的风,去趟老城的步行街,来一碗清香可口的永信一煮馍,感受老城的市井生活。永信一煮馍在渭南已有36年的历史,历经三代人,能够在渭南街头巷尾成为大家的美谈,除了顾客的肯定,还离不开税务部门便捷暖心的服务。”渭南永信一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艳香说。
临渭区税务局聚焦餐饮行业涉税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智能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举措。线上,依托大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对特色餐饮行业精准“画像”,识别符合条件享受优惠的餐饮店铺名单,推送定制化税费减免政策,实现政策与受益者的精准匹配;线下,组建“税惠到坊·渭您办”税务服务专家团队,“一对一”开展宣传辅导,帮助特色美食企业厘清政策“红利账”,现场解答涉税问题,为餐饮企业“添柴加火”,让经济“热气腾腾”。
“税务干部经常上门讲解国家税费优惠政策,在纳税申报、发票开具、社保费缴纳等方面,既有政策讲解又有操作指导,为我们菜品升级改造减轻了不少负担,心里真是感激他们。”谈及政策“红包”,杨艳香笑意盈盈,“资金宽裕了,信心也更足了,我们还准备继续在其他地方开分店。”
服务“增色”家乡味道历久弥新
“起皮掉酥,吃起来软软糯糯、温润绵长、甜味十足,尝一下刚烤出来的水晶饼。”9月27日,在石灰窑健民食品店,工作人员郗女士正热情地向来店顾客推荐刚做出来的点心。
“我们既坚持传承“老底子”的味道又持续创新不断开拓市场,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也一路相伴同行,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接连出台,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负担。”年过七旬的老手艺人张爱婷说道。
为助力企业发展动力更足、步子更稳,让石灰窑水晶饼畅销四方,临渭区税务局针对石灰窑的生产经营规模及产品特点,积极帮助企业拓展电商销售渠道,让水晶饼搭上互联网快车。目前,石灰窑水晶饼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多家网络平台均有销售。同时,组织税费专家团队成员深入企业走访问需,借助电子税务局、纳税人学堂、征纳互动、税企交流群等平台帮助其用好用对税收优惠,讲解“网上”“掌上”办理业务、提请诉求的路径方法,帮助企业走出发展“加速度”。
美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和独特味道,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展现着城市发展的活力。临渭区税务局将继续结合地域实际和企业需求,不断提升服务“颗粒度”,优化办税流程,落实“税惠到坊”政策精准投递,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税费难题,进一步推进惠企便民服务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当好经营主体发展“后援团”,以税惠的“温情相伴”营造浓厚的国庆“节日氛围”,用“税力量”守好舌尖上的家乡味。(来源: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