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河北省内多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或解散。金融监管总局河北监管局官网发布批复,同意河北邢台农商行吸收合并邢台市信都区邢农商村镇银行、邢台任泽区邢农商村镇银行、威县邢农商村镇银行、隆尧邢农商村镇银行。另有吴桥融信村镇银行、南皮融信村镇银行、柏乡融信村镇银行、廊坊开发区融信村镇银行、南和融信村镇银行、巨鹿融信村镇银行、孟村回族自治县融信村镇银行7家银行获批解散,由河北沧州农商行承继相关业务、财产、债权和债务。12月以来,河北地区已有11家村镇银行通过吸收合并或收购而解散。2024年以来,河北地区因改革重组而解散的村镇银行已超过30家。
全国银行业机构数量持续下降,中小银行合并重组的原因
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总数为4425家,较2023年6月末减少136家。其中,城商行数量从125家减少至124家;农商行数量从1606家减少至1577家;农信社数量从545家减少至483家;村镇银行数量从1642家减少至1620家。
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众多,42家A股上市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0%以上,众多小型银行机构竞争力不足,经营承压。尤其在净息差收窄、大型银行业务下沉的背景下,小型银行业务受挤压更为严重。国家推进主发起行合并工作,有助于整合银行业资源,提升行业整体效率。一些村镇银行、地方农村信用社、小型农商行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内控薄弱、风控能力差等问题,通过主发起行合并,可以提前处置风险因素,避免风险爆发。数字技术发展为银行通过数字工具强化分支机构管理、进行远程服务与业务指导提供了基础,即使合并异地机构,也可通过数字技术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并获得规模效应等好处。
中小银行合并过程中要处理好关系,多渠道助力中小银行发展
合并过程中,应处理好与被合并行其他股东的关系,调查清楚被合并行的相关风险,避免损失。合并后,需妥善处理资源协调、人员管理、新网点经营、文化整合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实现效率提升。中小银行特别是村镇银行合并重组需要注意依法合规,保护存款人、职工和股东的合法权益,完整履行公司治理审批流程和报批流程。同时,要以重组合并为基础进行机制改革与治理能力提升,统筹考虑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与地区金融体系的培育,统筹考虑重组合并与资本补充、股权结构优化,统筹考虑选人用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机制优化,进一步激发重组合并后主体的内生动力。
引入外部资本或战略投资是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获得资本支持,优化股东结构,改善资本状况与治理结构。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对于中小银行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银行可以通过AMC或专业团队处置不良资产,减少不良贷款对银行经营的压力,并可与地方政府或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处置不良资产。优化产品和服务,依托区域优势强化定位,也是中小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小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区域特点和客户需求,开发特色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助力农村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
农村中小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关键力量,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正稳步推进农信社和村镇银行的改革,旨在进一步巩固农村中小银行的稳健基础,并强化其服务“三农”的能力。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司长李明肖提出了“一省一策、一行一策”的改革原则。具体而言,“一省一策”主要聚焦于中小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省联社的改革。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统一法人、金控公司、联合银行等不同的改革模式,以适应不同地区农村中小银行的发展需求。
而“一行一策”则更加注重在风险处置方面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对于面临风险的农村中小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收购承接、“政府注资+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以及“在线修复”等多种模式进行风险化解。这些模式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在高风险机构的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村中小银行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实施“一省一策、一行一策”的改革原则,我国农村中小银行将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自身的发展定位和方向,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提升农村中小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其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