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作者多年从业经验与调研结果发现,垂管单位由于缺乏大局意识、财务管理理念淡薄、法规制度不健全,未完全理解国家相关政策等原因,导致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财政资金铺张浪费并使用效益低下。对此,建议相关单位从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改进,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维护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为宗旨,提高垂管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
一、引言
垂管单位,即垂直管理的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机构中一类重要的组织形式;通常是指具有相对独立职能,承担着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等多种职能;在行政职能上,又是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行政单位,财务是独立核算政府机构。
财务管理作为垂管单位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在当地政府为人民服务中,发挥的积极社会效应和存在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政府机构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资金管理的严格要求,垂管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优化垂管单位的财务管理,我们深入基层进行了此次财务漏洞调研。以下是发现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建议。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方面存在问题
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会计人员未对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资料进行详细认真审核,从而进行转账或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原始发票和附件资料中存在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附件中的合同落款处,甲乙双方未签字盖章形成无效合同,但出纳人员未审核而进行转账业务;本单位自制原始单据个别领取人员未签字、原始发票经手人或财务负责人员未签字、原始发票后应附的部分原始佐证资料不齐全,不能完全反映出经济业务流程和具体情况,但会计人员未让经手人补全资料而进行账务处理;工会经济业务未按规定做账务处理,只是将工会经济业务的所有相关资料整理存放在保险柜;打印装订的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只显示末级科目,未显示一二级及更明细科目。
(二)会计核算方面存在问题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核算结果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过程是否遵守了《政府会计制度》和《会计法》。通过检查发现,单位会计在核算过程中,个别经济业务处理未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的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处理;对于专项资金的核算将部分其他资金列入该专项资金中核算,未能做到专款专用;零余额账户中的往来资金与预算内资金未计入相对应的账户中,造成两个账户串户现象;财务报表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不衔接。
(三)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财务管理是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所持有的财务风险意识和正确遵守会计核算的思维方式体现,现实中垂管单位制度不建全、财务管理意识淡泊,工作中财务管理漏洞百出。首先,财务人员对现金的管理意识,还停留在不私自占有、不贪污,对于现金如何正确保管无正确的概念,只要不丢失以什么形式存放并不重要,现金是否需要逐笔记账、是否要日清日结和对账、库存现金的余额保持在多少、什么情况下现金业务需要通过公务卡来结算并不完全清楚;会计人员对取的经济业务原始发票,未按《会计基础规范》严格进行审核,财务人员认为有领导签字,所有业务皆可办理,原始发票是否有公章、是否是本单位发票、日期是否正确、发票要素是否齐全不在考虑范围;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财务人员理念是及时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但对往来事项经济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缺乏管理,造成往来款挂账多年,甚至个别往来账挂账长达十几年,至今未清理。
(四)资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自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以来,会计人员并未完全执行,造成常见问题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符合新的会计制度规定。一是固定资产未进行计提折旧处理核算;二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未按月计提,而是在年初或年底一次性计提;达到入固定资产标准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未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盘查,造成固定资产台账与实物不相符、账与账不相符等问题。
(五)内控制度方面存在问题
内控制度是单位自我约束的手段,是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但实际是内控制度只是制度并未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应用。通过检查发现财务管理制度比较简单宏观内容偏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流程未细化权限不清、责任不清、分工不明。例如:由第三方聘请人员任职重要工作岗位,并履行负责人职责,单位自制的资金支出申请单中显示申请人、股室负责人,以及部分重大工程项目合同书中落款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均为同一人员;驻村扶贫人员发放生活补助未见符合规定的扶贫考勤审批表;重大事项经济列支未见领导集体讨论后做出决策会议纪要;公车改革后租用车辆未经审批机关批准而租用车辆。
三、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为“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集中收付制,所以单位财会人员在业务上受财政部门领导,会计工作相对原来手工记账要简单,以收定支、机制凭证,不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的会计知识,工作只是按部就班,没有认识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存在安于现状的固旧思想,知其然不问其所以然,业务能力得不到全面提升,很难胜任会计工作。
在行政管理上,受本单位领导的指示。会计人员未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监督,财务管理人员非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和管理技能,无法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操守,在行政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双重驱使下,无个人专业素养,只按领导的意图做账,违规操作。
(二)财务重核算轻管理,管理职能弱化
一是自执行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收付制后,预算单位的资金由财政国库集中管理,形成“报账、记账、算账”的模式。预算单位财务经济业务,通过财政云平台生成单位的机制记账凭证,而对于经济业务的支出事项合法性、凭证合规性,会计人员未严格把关审核原始发票和附件资料,造成重核算轻管理,甚至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核算,而财务管理的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二是单位的各项资金管理忽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使用中的控制、使用后的监管,对财务收支只追求账面平衡,缺乏对资金使用结果和使用效率的考核;三是用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的编报说明代替财务分析报告,未能客观、深入地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内控制度认识不足,缺乏内控管理
一是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全部挂在墙上,是给上级部门和各种检查组检查看的,单位内部并未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二是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操作性不强,过于笼统、定义模糊,未明确各项财务活动的操作规范和经济业务发生时报销流程,未明确财务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划分,执行起来便是无所适从。三是不相容职务岗位未分离,导致管账、管钱与用钱、管物同为一体,缺乏互相制约原则。
(四)对监督认识不到位,缺乏监督管理
在之前的检查中,市级财政部门联合县级财政部门进行财会监督检查时,县财政部门反映县级预算单位,特别是垂管单位,对于县财政部门、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十分抗拒,对监督检查工作配合不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提供不完善,推诿扯皮,认为市管单位县级监督部门无权监管,申请资金两头跑,监督检查躲两头。同时,市级部门对各县区的直管单位更看重的是人事管理权和资金划拨权,财务管理工作重支出轻监管,财政资金下拨后如何使用,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资金管理办法等,作为上级部门却因时间和客观因素疏于监管,对财政资金的事中事后监督不到位,管理不规范。
四、措施及建议
(一)配备专业财务人员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各类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熟练使用财务软件,还得精通预算管理知识并对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的掌控。设置财务岗位配备职业道德素养高的专业财务人员,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开始严格按照《会计法》《政府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进行依法依规的正确财务核算;从《现金管理条例》加强现金管理杜绝大额现金支付,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及其他相关财务法规制度,从源头完善原始发票和原始资料的提供,到严格审核所有原始票据和附件资料,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
(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
定期对单位现有财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综合能力培养,提升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和专业能力。一是专业知识培训,行政事业单位重点是政府会计准则实务难点疑点方面的业务知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规范培训,提升会计人员应对新问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财经法规制度培训,从政治思想方面出发将财务管理知识、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单位中心组理论学习,推进依法依规会计核算、严格用权审核经济业务发票资料、秉公用权规范财务报销流程。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财务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三)加快完善内控制度并落地落实
一套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也是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首先,是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建立建全单位各项内控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提高落实力度,有效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加快落实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建设成果,加强内部控制定期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及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确保单位的财务安全,为单位的资金使用合法合规保驾护航。督促内部控制建设成果运用,逐步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和管理水平。其次,依据国家已出台的相关财务制度,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现金管理、财务报销流程、财务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确保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单位合法合规开展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从事前预算、事中支付、事后核算都有章可循。在制度下保障财务工作者独立工作环境,让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单位经济业务事项。
垂管单位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不仅影响其正常职能的发挥,也给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从内控制度建立建全、配备有专业技术的财务人员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来提升垂管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这一问题的发展,为改进垂管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来源:城市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