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老”到“享老” ——建设银行泰州分行深耕养老金融沃土

2025-01-23 14:59:47

20250123112320935-57-6c16b.jpg

在最新公布的2024年长三角旅居养老地和健康养老目的地的名单中,江苏省泰州市申丞溱湖护理院(江苏农水康养中心)凭借其卓越的养老服务和一流的设施条件成功入选长三角旅居养老地,为泰州市姜堰区康养产业再添一张闪亮名片。这张新名片的上榜是对泰州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嘉奖,更是对建设银行泰州分行在养老金融领域深耕细作的激励与肯定。

国企转型入“蓝海”

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泰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30.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5倍。作为江苏省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泰州市养老产业需求持续攀升,养老产业成为泰州市充满机遇的“蓝海”市场。

江苏农水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法人申鹏称,作为泰州市姜堰区的国有企业,该公司扛起国企使命担当,前瞻性谋划,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转型,从传统的“建设农田水利”向“经营农水产业”实体转变,加快形成“农林水建养”五大主业板块,并于2020年着手建设集居住、医疗、娱乐、养老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养生养老社区,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其中,由该公司成员企业——江苏泰健养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申丞溱湖护理院坐落于泰州市姜堰主城区、国家5A级溱湖旅游度假区内,占地面积20.59亩,总建筑面积23751平方米。在这里,老人们可以享受到专业细致的护理服务,欣赏溱湖如诗如画的优美风光,真正实现从“养老”到“享老”。

然而,干好养老产业并非易事。养老产业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更专业的康养服务,每一项都需投入“真金白银”。特别是针对那些重资产的康养项目,投资规模庞大,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公益性质突出,运营模式微利,加之行业专业门槛较高,即使是国企在涉足养老产业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金融助力老有所“享”

建设银行是较早布局养老金融的国有大行,早在2022年6月,建设银行总行便成立了养老金融领导小组,并对养老金融进行顶层设计。建设银行泰州分行依托集团优势,提前谋划。项目启动之前,建设银行姜堰支行敏锐捕捉到江苏农水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养老项目信息,并迅速组织专业团队开展深入调研。在了解到该项目将成为泰州市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后,该支行持续关注项目进展,多次与该公司进行高层会晤,表达强烈的合作意愿,并依托该公司优势,提前谋划,精心设计了符合项目实际的授信方案。最终,双方确定了以偿还股东借款和支付工程款为主体的总体授信方案,并成功发放1.2亿元的基本建设贷款,支持项目建设。

为引入专业化的运营模式,2023年,江苏农水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申丞康养集团签订运营协议,标志着泰州市最大的“医养融合”养老机构正式落地。该养老机构投入运营后,首批开放床位550张,为周边区域带来了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新选择,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大大缓解了当地养老压力。

泰州申丞溱湖护理院项目的成功落地,正是建设银行泰州分行不断探索养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除了在养老产业上的合作,建设银行姜堰支行还积极支持江苏农水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20万吨大米及粮食仓储项目”和“天目山观光园项目”,助力该公司做大做强。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