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活特产 “贷”富一方 ——山东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2025-01-23 15:00:01

20250123112633032-36-adbeb.jpg

山东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强化金融赋能,精准对接农村特色产业需求,将金融服务与农业生产特色场景相结合,并通过深度融合科技和金融,为“三农”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有势头、农户主体尝甜头,用金融活水持续灌溉乡村产业结出累累硕果,持续奏响助力乡村振兴“进行曲”。

甜蜜火龙果

走进德州市齐河县祝阿镇王坊村村民肖绍君的火龙果种植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翠绿的火龙果树,壮硕的枝干挂满圆滚滚、红彤彤的火龙果。这些火龙果似喜庆的红灯笼,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诱人的香甜气息。红心火龙果是花青素含量最高的水果之一,具有抗氧化性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人们喜爱。

“2024年的火龙果品质好、产量高,全年产量达5万斤,总收入超过20万元。我的火龙果种植大棚能有如今的繁荣景象,离不开齐河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大棚建设初期,我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幸亏有齐河农商银行的帮助,给我发放了30万元的‘乡村振兴贷’,为大棚建设及时提供了资金支持。”火龙果种植大棚负责人肖绍君打开了话匣子。

几年前,在外务工的肖绍君看准了家乡种植火龙果的自然条件,于是打算回乡利用闲置土地规模化种植火龙果。然而,大棚种植所需的支架搭建、肥料培育、日常管护等均需要一大笔费用,一时间肖绍君陷入资金短缺的苦恼。

齐河农商银行大夫营支行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上门开展信贷调查,收集齐相关资料,仅用了2天时间,30万元的信贷资金便发放到肖绍君的手中,顺利解决了他资金短缺的难题。

近年来,齐河农商银行持续深化“金融+产业”模式,逐户上门走访,加强宣传营销,将金融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积极宣传推广“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政策性产品,并进一步畅通申贷渠道,优化办贷流程,同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为不同产业量身定制合适的信贷产品。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支持培育特色品牌62个,发放相关贷款2.46亿元。

中药材成致富“良方”

“中药材种植简单,市场需求稳定,产量也比较稳定。2024年,丹参亩产量达3000斤左右,带动周边农户近100人实现‘家门口’致富。”泗水县盛润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刘运介绍着中药材种植情况。

王刘运是济宁市泗水县杨柳镇老官村人,种植中药材10余年,中药材种植经验丰富。为提升中药材种植效益,王刘运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周边土地80余亩。他不断更新中药材种植品种,2024年主要种植丹参和防风两种中药材。

“在种植中药材的路上,泗水农商银行一直帮忙扶持,泗水农商银行的挂职镇长经常来调研,邀请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合作社在种植、打药、施肥、流转土地环节的资金需求大,泗水农商银行主动伸出援手,给予了5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真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银行。”提起泗水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王刘运连连称赞。

在王刘运的带领下,老官村的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村内中药材承包种植大户达10余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亩,种植形式采用“合作社+农户”形式。一方面,农户获得流转土地承包资金;另一方面,农户在合作社务工,获得务工收入,全村100余名农户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就业。中药材种植已然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金钥匙,为促进农民增收开出了“致富良方”。

泗水农商银行立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与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合作,优化服务模式,创新信贷产品,全力支持当地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实地察看和走访企业、合作社、产业带头人,深入分析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和融资痛点。围绕中药材特色产业,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为中药材加工企业、中药材经销商等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延伸服务,有效支持中药材流转土地、种植、加工等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发放中药材种植及药企贷款达6000余万元,扶持农户及相关中小微企业40余户。

“贷”出“致富果”

为助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沂源博商村镇银行充分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在辖内开展对接走访工作。该行围绕果蔬种植管理、观光采摘、销售加工等环节,深入对接走访辖内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同时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挖掘信贷需求,提供配套服务。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95亿元,累计服务涉农客户6万余户。

走进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金星村王大妈的苹果种植园,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苹果挂在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格外诱人。“2024年苹果的长势不错,产量较2023年稍好。多亏了沂源博商村镇银行的资金支持,让我的苹果种植园发展更上一层楼!”王大妈向前来回访的沂源博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说。

王大妈种植苹果之初,急需资金周转,该行客户经理在集中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王大妈的情况,第一时间上门实地考察,为其量体裁衣,用2天的时间就将贷款发放到位。

沂源博商村镇银行立足服务“三农”主责主业,不断做深做实普惠金融,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渠道,深度融入苹果产业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等环节,充分满足果农、果商、合作社及深加工企业的融资需求,为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金融支持,助力红苹果成为“致富果”。

传统的融资方式多为担保、抵押等,手续烦琐,时间周期相对较长,很多农户难以满足贷款条件。沂源博商村镇银行推广信贷产品“银闪闪”,采取“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相结合模式,实现10分钟放款,解决客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为构建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科技体系,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体验,沂源博商村镇银行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让每一个客户都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捷。截至目前,该行“银闪闪”已授信约10亿元,用信约2亿元,1万余客户使用闪贷系统。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