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汽车:转型突围,剑指未来

2025-02-21 15:48:27

2025 年伊始,跨国汽车制造商裁员闭厂的消息纷至沓来,这些车企在华合资公司的前景引发各种猜测。作为转型动作巨大的合资车企,上汽通用汽车呈现出快于同行的节奏。

从上汽通用内部获悉,2 月 18 日,上汽通用汽车召开了经销商合作伙伴峰会,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和通用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何思文现身会场,为这家合资车企的未来定调。

“合资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是上汽集团未来几年的核心工作之一。” 针对业界对合资车企前景不明的担忧,王晓秋面对上汽通用的经销商宣布。

王晓秋透露,上汽和通用汽车进行了 “高频次的沟通与协商”,形成了一致的战略方向,将共同支持上汽通用汽车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他将其称为 “深刻的改革”,并承诺上汽通用汽车要做时代浪潮中的 “后浪”。

何思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称通用汽车视上汽通用汽车为其全球业务的关键一环,通用汽车将提供最新技术、创新产品及在中国市场上蓬勃发展所需的全方位资源,支持上汽通用汽车的变革。

2024 年,上汽通用汽车上演了合资车企 “置之死地而后生” 的现实案例,完成 “除弊” 后,上汽通用汽车进入 “更新” 阶段。今年 1 月,上汽通用发布了一揽子技术落地计划,包括推出全新一代超级融合整车架构、奥特能 2.0 多元驱动平台,以及加快油车智能化、率先部署 L3 智驾功能等。

不过,从春节后汽车领域不断出现的大事件来看,技术竞争已接近 “火拼” 状态,竞争格局更是瞬息万变。在自主品牌的极致 “内卷” 节奏中,合资车企的生存状态空前严峻,上汽通用汽车必须对标自主品牌第一梯队,才能真正摆脱被淘汰的危机。

定心丸:“上汽通用一直都在”

继今年初强调上汽通用合资合作关系将稳定存在后,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在此次经销商合作伙伴峰会上再次对经销商做出了 “上汽通用一直都在” 的承诺。

从公司发展态势上看,上汽通用汽车目前已经度过了谷底阶段,正在进入重塑业务环节。2024 年,转型计划已经在上汽通用组织架构中实施。今年春节过后,基于新的企业战略和产品型谱计划,上汽通用汽车开始对生产环节 “动刀”,启动对全国生产体系资源的深度整合。

时间紧迫,上汽通用并未沉浸在 2024 年 “六连涨”(连续 6 个月销量回升)的喜悦中。今年初开始,跨国车企呈现出全面的投资收缩状态,包括新势力暴雷、央企重组、跨国车企破产危机之下尝试与其他企业合并等激烈的产业整合,都毫无征兆地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上汽通用都在” 的承诺需要足够的底气支撑。

泛亚技术中心的全栈自研能力正在成为上汽通用逆袭的 “王牌”。卢晓表示,如果说合资 1.0 时代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那现在合资企业 2.0 时代,则是以本土研发引领市场的时代,没有 100% 本土化自研能力的合资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卢晓的这一结论在前两年还是难以论证的。但跌至谷底的经历让上汽通用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全面转向本土化的契机,上汽通用获得了在这场惨烈竞争中活下来的关键能力:本土技术全面导入的权限。

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终于迎来厚积薄发的机会,借助 28 年的实力积蓄,泛亚将从幕后走到台前。卢晓介绍说,目前上汽通用已经拥有电动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全栈自研能力,并整合了股东双方的优势资源,拥有产品自主规划、产品自主定义及优化的权限。未来产品都将由上汽通用汽车自主定义,这在中国合资车企中独树一帜。

“全栈自研能力” 成最大优势

按照上汽通用汽车在今年 1 月发布的技术落地规划,面向能源汽车的 “全新一代超级融合整车架构” 成为 “杀手锏”。卢晓称,这一架构立足中国市场打造,代表了 28 年来上汽通用融汇全球资源和本土自研能力的技术新高度。此外,奥特能平台将从纯电驱动升级为多元驱动的新能源动力平台,支持纯电、插混与全新增程技术,其中不乏行业首发的亮点技术。在纯电和增程式混动上,泛亚的多年研发积累也将得到用武之地。

最受关注的是,智能化是合资品牌的软肋,但上汽通用汽车选择在智能化上拉满业界期待值,宣称 2025 年将从追赶者跻身行业 “第一梯队”,目标是做到合资企业第一。

上汽通用汽车在此次经销商峰会上透露了智能应用上的最新进展,称目前已构建起 “端云融合 AI 大模型中枢”,是国内首批且合资首家将 DeepSeek-R1 大模型深度融入智能座舱系统的车企,叠加原本的文心一言大模型,将实现融合 AI 大模型的协同进化。

在智能驾驶层面,从 2025 年起,上汽通用汽车推出的新款新能源车型将全面实现 L2++ 级智驾功能的部署。同时智驾平台预留了 L3 能力,在未来政策法规许可的条件下,上汽通用将成为率先量产 L3 智驾产品的企业之一。

今年,上汽通用汽车将实现芯片硬件的全面升级,完成端到端智驾大模型的全面部署,可实现 “门到门” 的智驾体验。未来,针对更多极限复杂场景,包括 AES 紧急避障、魔鬼停车场等,上汽通用都会陆续推出智驾功能覆盖。

不过,加大本土自研和本土生态合作并非上汽通用的独有思路,这已是合资车企普遍的选择。但在卢晓看来,上汽通用汽车实现了 “产品定义权” 和 “产品定义能力” 的匹配,这种匹配是以全栈自研的各种技术成果为基础的,也是其他合资车企所不具备的差异化竞争力。

老赛道依然有 “黄金”

此次峰会旨在提升经销商信心。2024 年年底,上汽通用与多家主流汽车经销商集团投资人签约,宣布在全国 40 座城市新增 54 家全新授权经销商。在价格战已致传统品牌经销商快速收缩规模的当下,上汽通用成为鲜有的继续扩大渠道规模的合资车企。

上汽通用汽车发出了 “以销定产” 的承诺,以保证经销商盈利和健康度为先,同时,整车厂的角色从渠道管理向渠道服务转型。

新产品是经销商盈利的根本保证。对此,上汽通用汽车向经销商展示了未来产品规划,表示将坚持 “新老赛道并举”,也即 “油电共进”。“新赛道” 的目标是 2027 年新能源渗透率超过 60%。为此,上汽通用汽车在 2025 至 2026 年累计将推出 10 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纯电车型与插电混动及增程车型,实现 “新规划产品全面电动化”,同时将部分燃油车升级至插电混动。

颇受关注的是,虽然新能源是战略方向,但从盈利层面考虑,经销商更关注上汽通用燃油车的策略。上汽通用方面认为,“老赛道” 依然充满机会,因此会在燃油车市场继续耕耘,以满足寒冷地区、广阔地区、高原地区及油车爱好者对燃油车的要求。

接下来,上汽通用要打造的是 “最智能的燃油车”。从 2025 年起,上汽通用汽车将用智能化、网联化、产品改款换代等方式加快升级现有燃油产品。从 2025 年到 2027 年,上汽通用汽车将有焕新后的 8 款燃油车,聚焦主流、高价值的细分市场。

对产品结构的优化正在成为合资车企保利润的关键。2024 年,一汽 - 大众在燃油车市场获得有史以来的最大份额,为继续转型提供了资金和品牌影响力的支撑;福特中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甚至实现了扭亏为盈;上汽通用同样借助燃油和电动两个市场实现销量 “六连涨”。

基于此,2025 年上汽通用也将改变产品结构。精简产品型谱、聚焦大单品、退出低效产品线,不排除上汽通用会停产某些低端车型。与之匹配,2025 年上汽通用汽车将继续在汽车营销上不断破圈,其策略是 “新品爆款化、品牌高端化、营销流量化”。

全栈本土自研赛道并不缺竞争者,目前基本所有合资车企都在致力于将全球化和自研的优势融合。所以,上汽通用汽车并没有完全跳出危机圈,2025 年仍需快速奔跑。据悉,上汽通用内部效率仍以 “快” 字当头 —— 迅速开发、迅速迭代、迅速营销、迅速响应。此次经销商峰会则重在对外传递信心。速度和信心,已成为合资企业进入下一赛程的入场券。

来源:经济观察网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