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饮料第一股” 又遭股东减持
2 月 20 日晚间,东鹏饮料发布公告,第三大股东烟台市鲲鹏投资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 “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公司合计不超过 716.89 万股股份。
截至目前,鲲鹏投资持有东鹏饮料股份 3348.7 万股(占总股本的 6.44%),其中,约 2576 万股是东鹏饮料 IPO 前获得,其余来自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值得注意的是,鲲鹏投资是东鹏饮料董事长林木勤父子的持股公司。据企查查信息,林煜鹏(林木勤的儿子)持有鲲鹏投资 54% 的股份,是公司受益所有人;林木勤持股比例为 9%,二人合计持有公司 63% 以上的股份。
公司强调,林木勤及林煜鹏不参与本次鲲鹏投资的减持计划,减持主体亦不涉及控股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但资本市场还是做出了反应。
减持公告一发,东鹏饮料股价应声大跌,2 月 21 日收盘价为 215 元,较上个交易日下滑 6.52%,盘中最高跌幅约 7.8%。
将时间线拉长,东鹏饮料当前股价正处上市以来高位,若以 215 元的收盘价计算,鲲鹏投资本次减持计划最高可获利 15.4 亿元。二股东已提款近 42 亿
“又减持了”,公告发出当晚,有人在投资交流平台上发出感慨,长期关注东鹏特饮的投资者对其股东减持并不陌生。
东鹏饮料上市于 2021 年,自 2022 年开始,公司股东、持股高管的减持计划似乎就没停过。其中,公司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已通过 5 次减持计划,不到三年 “提款” 近 42 亿元。
2022 年 5 月,君正投资宣布减持计划,彼时其 IPO 前获得的股票刚解禁,但截至减持期满,君正投资并未发生实质性减持行为。
可随后几次实际减持股份数量增长
同花顺 iFinD 显示,君正投资分别于 2022 年 9 月、2023 年 1 月、2024 年 1 月、2024 年 10 月宣告减持东鹏饮料股份,其间实际减持完成 141.14 万股、375.48 万股、1083.41 万股、605 万股,对应金额分别为 2.5 亿元、6.79 亿元、18.96 亿元、13.26 亿元。
目前君正投资仍持有东鹏饮料 186 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 3.58%。根据相关规定,持股低于 5% 的股东若再减持,上市公司没有义务公开披露。
除了股东,东鹏饮料的持股高管也相继减持离场,其中不乏 “元老级” 人物。
2023 年财报显示,公司共 12 位持股高管,除创始人家族(林木勤、林木港、林戴钦)外共有 9 位,其中 8 位当年减持了东鹏饮料股份,且有 6 位高管已离任。
原监事会主席蔡运生,董事李达文,监事陈义敏、黎增永 4 位均在 2000 年之前加入东鹏饮料,在职超 20 年,离职前分别减持了公司 13 万股、51.86 万股、28.3 万股、30.1 万股股份。大单品能否撑起千亿市值
股东、高管的相继出走,令市场疑惑
东鹏饮料业绩情况并非不乐观,相反,这是饮料行业近几年业绩增长最亮眼的企业,旗下核心大单品东鹏特饮位居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第一,公司上市后连续三年保持 20% 以上的营收增长率,总市值超 1100 亿元。
业绩层面捷报频传,东鹏饮料预计 2024 年营收将为 157.2 亿 —161 亿元,较上年增长 40%—43%;归母净利润 31.5 亿 —34.5 亿元,同比增长 54%—69%。
从过往产品结构来看,东鹏饮料一直因 “大单品依赖症” 被市场诟病。
东鹏特饮这款产品长期占据公司九成以上营收,去年在积极布局 “第二增长曲线” 的基础上,营收占比缩小至八成,但比例依然很高。
为寻求破局,东鹏饮料先后推出了东鹏补水啦、乌龙上茶,东鹏大咖、VIVI 鸡尾酒、海岛椰等多款产品,涉及电解质水、无糖茶、咖啡、低度酒等赛道,并有加快推新品的趋势。
近期,有经销商在朋友圈晒出了一款东鹏饮料出品的 “果之茶” 饮料,包括柠檬红茶、西柚茉莉、蜜桃乌龙 3 个口味,产品规格为 1L 装,终端零售价为 5 元,预计 3 月左右全面上市。
但目前,东鹏公司仅披露过东鹏补水啦一款产品的销售数据,去年前三季度营收 12.11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不足 10%,还未能扛起 “第二增长曲线” 的大梁。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