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豪国际集团发布 2024 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万豪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特别指出,2024 年 Q4 大中华区 RevPAR 下滑 2%,其中海南 RevPAR 在 Q4 下降 16%,Q3 下降 24%。
相比之下,内地一线城市、港澳台 RevPAR 都已转正增长。
万豪在海南的失速,是国内高星酒店艰难转型的缩影。
哪怕是以往的旺季春节假期,海南酒店市场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据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海南各地酒店入住率仅三亚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他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当连万豪都托不住海南高端市场的 “底”,这场转型已不仅是行业洗牌,更是国内酒旅消费逻辑的深层变革。
业内人士认为,在海南高星酒店市场略显疲态的当下,如何平稳度过这个过渡期是一大挑战。
当然,海南高星酒店这波 “遇冷” 不能简单理解为 “海南酒店业凉了”,可以将之视作高星酒店的 “理性回归”。
在 2025 年春节旅游成绩单上,三亚以 256 万人次接待量、261.04 元的人均消费,继续保持着避寒游热门目的地榜首的体面。
但当这份体面与玉林、北海等城市动辄 500 万人次的基础人流量对比,特别是面对南宁 859 万人次的庞大规模时,不免显得有些尴尬。
拿三亚与南宁的酒店市场对比,差不多同等规模的酒店存量(约 1000 家),三亚却仅承接南宁 1/3 的客流量,更是折射出海南酒店业态结构转型的迫切性。
不仅如此,多位一线民宿酒店从业者透露,相比往年,客房价格在下调,生意却没有更好做,忙活一整年,也仅仅只能勉强保本,有的甚至还要亏损。
“价格降了一半,还是没订单 。” 一位三亚做了十余年的民宿老板这样抱怨道。
好不容易等来该赚钱的旺季,但却卖不上价格。
就连万豪,早在去年双 11 就推出了海南 23 店 2 晚连住 888 元起的通兑产品(有效期至 25 年 3 月 31 日),还包含 2 大 2 小自助早餐。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三亚市场的入住率 OCC 与去年基本持平,平均房价 (ADR) 虽在中国内地市场拔得头筹,但相比去年大幅下跌,每房收入指数 RGI 仅为 86。
ADR 方面,各等级相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高端和中高端酒店降幅最低,为 2.6%。
此外,三亚未能带动海南其他市场整体表现,海口因 OCC 和 ADR 大幅下跌,RevPAR 同比下降 32%。
另据数据显示,三亚高星级酒店整体市场 2024 年平均出租率为 71.4%,比 2023 年同期上涨 0.7%,平均房价 987 元,比 2023 年同期下降 16.6%,平均每间客房收益 705 元,比 2023 年同期下降 16.0%。
这让人沉思:海南酒店市场到底怎么了?
高星酒店价格回调背后,海南旅游市场业有了一丝 “寒意”。
与去年春节假期游客接待总量同比增长 48.8% 相比,今年春节假期海南游客接待总量同比增长仅为 0.5%。
此外,根据公布的数据,2024 年前 11 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 280.22 亿元,同比下滑 31.1%,离岛免税购物实际人次为 521.9 万人次,同比下滑 16.2%,免税购物件数 3035.3 万件,同比下滑 36.8%。
2021 年 - 2024 年,春节期间日均销售额对比来看,2025 年首次跌破 2 亿元,仅为 1.8 亿元,较 2024 年的日均 3.1 亿,2025 年春节下跌了约 42%。
业内认为,海南消费不及过往成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上岛人数减少了,一个是免税消费降低了。
另据公布的数据,2025 年春节假日海南接待游客 955.84 万人次,同比增长 0.5%;接待过夜游客 1019.95 万人夜,同比增长 0.6%。
此外,根据跨境出行目的地数据,日本和泰国作为前二的出境目的地,已与海南高端客源形成了争夺。
另外,海南高星酒店的扎堆背后,也隐藏着过剩的危机。
还记得 2018 年到海南考察,从海口美兰机场一路向南,经文昌、琼海、五指山、陵水,直到三亚,高速路沿途可见酒店广告和房产开发项目,大型房产项目和高星酒店点缀其中。
此前就有指出,如此多的高星级酒店扎堆,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过剩和浪费,海南高端酒店市场存在结构性失衡,同质化严重。
认为,海南属于高端酒店密集地区,但基本上扎堆在海湾区和靠海市县,酒店除了名称不一样外,建筑设计风格、资源配置和服务细节相差不大,一些新建的酒店一味追求 “高星级”,使得酒店档次和客源结构发展形成矛盾。
同质化供给过多,叠加后续的需求不足,竞争必然加剧,降价厮杀就成为必然。
据最新统计数据,海南酒店现有客房总量 50 余万间,酒店 1 万余家。
如此 “下饺子” 般扩张背后,一窝蜂进场、标准化铺排下,无论装修风格换代,还是配套功能上新,极易同质化。
而产品同质化又会让酒店品牌很难脱颖而出、形成深刻记忆点,这显然与当下海南主流休闲度假群体追求个性化的需求相悖。
不过,高度同质化的直接后果是,价格成为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海南高星酒店开始走下价格神坛,不约而同地打价格战、推出促销套餐。
这样一来,众多高星酒店等来的可能不是卖得更贵,而是 “低价内卷” 毒打。
在硬件同质化的时代,品牌力已经成为决定酒店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它不仅影响着酒店的定价能力,还深刻影响着市场认可度、客户信任度和整体运营效率。
如何在保证硬件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优化运营策略、增强客户信任,将是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未来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硬件的比拼,而是品牌理念和客户体验的全方位较量。
当下,度假休闲正成为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中国的度假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并逐渐走向大众化,度假旅游地产的消费市场也越来越庞大。
有报告曾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出游频率提升,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无法满足于现代人的旅游目的,人们从眼到心越发注重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微度假、慢生活等旅行概念开始出现。
面对同质化的顽疾,海南高星酒店应该更注重细分市场,结合不同的城市特色,彰显在地文化,打造主题鲜明化、内容多元化、产品差异化的度假住宿产品。
近些年,业内有个传说是松赞酒店从来不分淡旺季。
在行业内拥有高口碑的松赞酒店,通过 “文化 + 自然 + 服务” 的三维差异化,打造了不可复制的藏地旅行生态,实现了从住宿、交通、导游服务到旅游线路和活动组织策划的全产业链覆盖。
此外,松赞还将业务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推出了 “松赞风物” 商城平台,销售滇藏地区的特色风物(如当地食物、手工艺品、家居用品等),进一步拓展营收渠道。
同样,对海南的高星酒店而言,当下的关键在于如何跳出价格竞争的陷阱,通过系统化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优化客源结构、加强会员管理等方式,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溢价能力。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战略定力,但这也是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位酒旅观察人士表示,面对房价的下滑颓势,海南不少酒店采取降价策略,但这些并不是长久之计。真正需要做的是,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淡旺季的营销调节能力。
当资本狂欢褪去,唯有真正尊重消费者需求、重塑旅游目的地价值的酒店,才能穿越周期。海南需要的不是更多五星级酒店,而是一场颠覆式的产品创新。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