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延安讯(记者 赵晓媛 通讯员 师伟平)近年来,延安市禾草沟煤业公司(以下简称:禾草沟煤业公司)依托工业数据采集技术,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构建产业互联数字生态,助力各业务板块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为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能生产“一条龙”
“目前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禾草沟煤业公司智能化生产指挥中心,在这里可以实现全矿井系统联动、集中监控、协同管理。”禾草沟煤业公司机电副总经理张豹指着眼前长19.2米,高5.74米的屏幕说,“这是矿井综合自动化和信息管理平台界面,构建了26项子系统,实现供电、排水、压风、通风、主运输系统等11个固定场所无人值守,井上、井下固定岗位全部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仅去年一年,50212采煤工作面生产班由7人减至3人。”
2024年3月,禾草沟煤业公司正式投运智能化生产指挥中心,实现所有监控信息在指挥中心实时监测和控制,做到集中调度,提升矿井智能化水平,实现减员增效。
同时,以构建智能化建设“一张网”“一中心”“一平台”“一系列”为基石,禾草沟煤业公司全面建成了地质保障系统、大型设备能耗分析和健康诊断系统、智能通风管控平台等,通过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管控平台,打破了各系统之间的技术壁垒,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矿井多维数据分析、决策管控和多系统间融合联动功能。
目前,禾草沟煤业公司先后建立了智能化采煤、智能化机电、智能化煤流运输、智能供电、智能化排水等多专业智能化系统,实现了“人、机、环、管”数据智能化精准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
风险辨识“一目了然”
“用上这套UWB精确定位系统后,就像坐进交警指挥中心那样,可实现矿井目标精确定位跟踪、报警求助、预警救援、考勤统计、区域禁入、历史数据记录查询、统计分析、人员唯一性检测等各项功能。”禾草沟煤业公司安全副总工程师李荣指着身后的大屏说。通过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实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和作业情况,在遏制超员生产、防止矿工误入危险区域以及考勤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同时,AI视频反“三违”识别系统建成投运,在各关键点位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103处,应用于井下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皮带运输系统、变电所、水泵房、地面设备间及固定场所等多个场景,通过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录像回放和报警联动等功能,对运输皮带异常、煤流量、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检测,运用AI算法,警示所有员工按章作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矿山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如今,职工“三违”行为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下降态势。
为了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水平,禾草沟煤业公司完成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通过风险辨识评估模式,根据数据从而形成矿井风险清单,着重以“红、橙、绿、蓝”四色的标识,分别体现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四个等级,通过风险数据占比清晰地统计出风险的分布情况,也会根据数据统计出可能存在的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一目了然”便于管理人员排查管控。
智能销售“一日百里”
2023年4月14日起,禾草沟煤业公司煤炭销售工作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一套全新的运销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让人们目睹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面貌。这里,不再有拥堵不堪的车流长队,也无需人工疏导的地面管理人员。在智能化的赋能下,煤尘飞扬、车辆穿梭于地销场地的繁忙场景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高效有序的工作流程。
自动识别技术迅速捕捉车牌信息并自动排号放行,自动过磅准确率达到了100%,这一过程从“人工操作”到“无人值守”,禾草沟煤业公司磅房的数字化、自动化“变身”,离不开该公司智能煤炭运销管理系统“加持”。
智能煤炭运销管理系统涵盖商品煤销、运、结、监、管全过程信息,实现了煤炭发运计划网络审批控制、煤炭发运出矿称重数据实时监控、报表数据实时分析以及合同管理全程电子化,对煤炭资源调度、风险防范具有重大意义。该系统投运后,车辆自入矿至出矿仅需3~5分钟,装车效率提高50%,日最高汽车发运量接近2万吨。
“现在只要遵循车辆排队、叫号、引导、停车、称皮、装煤、检斤、出票、出矿这八个智能环节,便能轻松完成整个拉运流程。有了这套智能化销售系统,我们的拉运效率大幅提升,现在可以‘一日百里’喽!”运煤司机小高欣喜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