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保险推动各行业重塑绿色生态体系

2025-03-05 16:25:21

互联网保险:万亿市场被激活,如何寻找变量中的小趋势?_创业观察_i黑马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绿色保险可发挥的作用被寄予厚望。绿色保险不仅能为企业和个人在面对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风险时提供必要经济保障,还能在更深层次推动社会向更绿色、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传统保险建立在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基础上,价值逻辑局限于经济利益再分配。绿色保险打破这种单一价值取向,通过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保险精算模型,把生态价值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经济价值,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构建起全新价值评估体系。

理论上,绿色保险可通过风险定价机制引导资本流向,凭借风险保障功能降低绿色投资风险,借助产品创新推动生态价值市场化。

实践中,绿色保险正推动重塑和建立各行业绿色生态。新能源领域,保险显著降低风电、光伏项目投资风险;农业领域,气象指数保险为绿色农业提供风险保障;生态保护领域,碳汇保险不仅评估森林火灾、病虫害等传统风险,还测算碳汇量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这些案例印证绿色保险的理想图景。

更重要的是,绿色保险正在改变金融资本流向。通过差异化保费定价机制和风险保障方案,引导资本向低碳、环保领域集聚。

绿色保险创新发展,为各行各业注入新动能,也为保险行业自身开辟新增长空间。保险机构通过参与绿色项目风险评估、提供风险管理方案,从单纯赔付者转变为风险管理者,既凸显专业价值,又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然而,绿色保险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一方面,生态价值评估缺乏统一标准,环境风险数据积累不足,产品创新遭遇技术瓶颈;另一方面,绿色保险商业可持续性受考验,高风险、高赔付率让许多保险公司态度谨慎。此外,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等制度性障碍,制约绿色保险规模化发展。

为让绿色保险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多方需共同努力。

制度设计层面,绿色保险探索建立新型风险共担机制。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通过政府、企业、保险公司三方共担机制,解决企业投保动力不足问题,分散保险公司承保风险,为绿色保险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保险公司层面,应完善绿色保险体系,基于对不同绿色项目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深入理解开发多样化产品。同时提升风险评估与定价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和效率,加强与科研机构、环保组织、政府机构等合作与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

企业和消费者要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绿色保险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和动力。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完善绿色保险体系,保险公司围绕服务绿色转型研发针对性风险保障方案,推动业务提质增效,同时加强保险资金运用,通过投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参与绿色项目投资,为绿色保险规范化发展指明方向。

绿色保险发展是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看到其潜力,也要正视发展局限。多方应在保持理性期待的同时,共同努力推动绿色保险发展,为构建更绿色、更可持续未来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