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东诚药业净利进一步下滑,出现业绩两连降,而公司营业收入已经连降三年。业绩下滑背后,东诚药业传统原料药业务受降价影响销售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从公司业务构成看,原料药业务为东诚药业第一大营收来源,不过占比正逐年降低,2024 年已掉到 50% 以下。随着原料药营收占比下降,东诚药业押注多年的核药业务占比提升,也是公司目前正大力发展的方向。目前,核药凭借精准诊疗优势,已成为医药创新的热门赛道,不过仍面临技术、供应链等挑战。3 月 5 日,东诚药业召开 2024 年业绩说明会,针对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公司业绩下滑、新产品研发等问题一一进行回应。
东诚药业 2024 年年报显示,公司归属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4 年,东诚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 28.69 亿元,同比下降 12.42%;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 1.84 亿元,同比下降 12.35%;对应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 7927.4 万元,同比下降 62.69%。把时间拉长来看,2021-2023 年,东诚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 39.12 亿元、35.83 亿元、32.76 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 1.52 亿元、3.07 亿元、2.1 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 1.3 亿元、2.88 亿元、2.12 亿元。综合来看,公司营业收入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净利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资料显示,东诚药业以重点业务板块核医药业务、传统业务板块原料药业务和制剂业务为经营发展基石,主营业务跨多个医药细分领域,覆盖放射性核素药物全链条产业、抗凝血肝素类原料药的生产销售及其下游制剂延伸扩展。
在业绩说明会上,针对公司业绩下滑的情况,东诚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 年,公司原料药中肝素钠的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尽管销量有所增长,但价格的下降导致整体收入下滑;业绩下滑主要受到原料药销售价格下滑、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和融资带来的财务费用增加三方面影响。
有投资者在业绩说明会上就肝素钠销售价格下降展开提问,追问公司对肝素钠等原料药价格走势的判断以及是否有应对价格波动的措施。对此,东诚药业回应称,未来原料药价格趋势将由供需关系决定。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拓新客户、新市场,采购加强与销售、质量、市场联动协调作战,严格控制采购成本,生产系统进一步深耕细作,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市场与环境变化。
公司营业收入下滑,主要受到原料药销售价格下降影响,而原料药业务系东诚药业第一大营收来源。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东诚药业来自原料药业务的营收占比正逐年下降。
东诚药业 2024 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原料药业务板块销售收入为 12.55 亿元,同比下降 25.17%,其中重点产品肝素类原料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8.44 亿元,同比下降 36.32%。肝素产品销售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肝素钠销售价格下降。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东诚药业肝素钠销量增加,同比增长 17.57%。不过,从财报来看,公司增加的销量未能覆盖降价带来的影响。
肝素产品销售收入下降,导致东诚药业来自原料药业务的营收占比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21-2023 年,东诚药业原料药业务收入分别约为 22.66 亿元、20.61 亿元、16.78 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 57.92%、57.52%、51.21%。2024 年,东诚药业来自原料药业务的收入占比下降至 43.76%。
据了解,肝素钠原料药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普通肝素制剂,也可以用于生产低分子肝素钠原料药并继而生产低分子肝素制剂。公司主要产品肝素钠原料药的主要原材料为肝素粗品。肝素粗品主要提取自健康生猪的小肠黏膜,生猪出栏量、屠宰量及生猪小肠资源利用率直接决定了肝素的原材料供给量。东诚药业表示,近年来,因为疫情导致生猪出栏量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导致原材料采购价格的波动,从而增加公司的采购风险。
原料药业务走下坡路的东诚药业,把核素药物看作是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过,从经营情况来看,虽然随着原料药业务收入占比逐年降低,使得核药业务占比逐年升高,不过 2024 年,东诚药业核药业务收入仍出现小幅下滑。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东诚药业核药业务板块销售收入 10.12 亿元,同比下降 0.52%。其中重点产品 18F-FDG 实现营业收入 4.21 亿元,同比增长 0.25%;云克注射液实现营业收入 2.31 亿元,同比下降 5.48%;锝标记相关药物实现营业收入 0.99 亿元,同比下降 0.99%。从营收比例看,数据显示,2022-2024 年,东诚药业来自核药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25.53%、31.06%、35.28%。
资料显示,医用同位素是核医学诊疗的物质基础,在对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等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优势。
近年来,东诚药业正不断加大对核药业务的研发投入。东诚药业 2024 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37.67%,其中核素药物研发投入占比 86.62%。
有专家提到,随着精准医疗、肿瘤治疗的发展,核药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而且核药的技术壁垒高,市场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目前多家药企争相布局核药市场,显示出核药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不过,核药的审批流程比传统药物更为严格,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和监管机构的审核,这可能会影响核药的上市时间和成本。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