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转黄河

2025-03-17 11:27:37 作者:贾志强

20250317101410787-90-94472.jpg

各地都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扭秧歌、跑旱船、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不一而足,各有千秋,但是在故乡,闹元宵的重头戏就是转黄河。

转黄河不是真的到黄河里去转一圈,而是在搭建的九曲黄河阵中绕游。

既然是阵,一定与战争有关。据传,九曲黄河阵是武王伐纣时遇到的奇阵。《封神演义》记载:赵公明被陆压道人用钉头七箭书射死之后,他的三个妹妹云霄、碧霄、琼霄为他报仇,用闻太师的六百大汉摆成一个九曲黄河阵,并将玉虚门下的十二位真人,全部用混元金斗压入阵中。此阵易守难攻,阵相如黄河九曲十八弯,“内藏先天之秘密,生死机关,外按九宫八卦,连环进退,井井有条。人虽不过六百,却胜过百万雄师”。“此阵内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中有惑仙丹、闭仙诀,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魂,陷仙之形,损仙之气,丧仙之原本,损仙之肢体”。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绝。一时间武王人马陷入阵中,死伤无数,万般无奈之下,姜子牙只得上昆仑山请出道教祖师元始天尊,将死门堵死,活门打开,大破黄河阵,救出了玉虚门下的十二位真人,也为武王伐纣的胜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历史上的九曲黄河阵。

九曲黄河阵走入民间据说是明朝以后的事。有一年,某地瘟疫肆虐,飞蝗横行,一时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观音菩萨化身点化,让人们在正月十五的时候摆一个九曲黄河阵,把恶魔困死在阵中,从此,连年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后来,人们发现,这阵颇为讲究,不仅能够惩治恶魔、消灾免祸,在曲曲折折的九曲十八弯中还蕴藏着福、禄、寿、喜、富、安、康、祥、顺的瑞气,于是人们便开始在阵中绕游,祈求平安幸福。

什么时候九曲黄河阵传入故乡已无可考证,但从我记事起,每年的钉黄河便是村里的一件大事。

初五一过,村里主事的人便开始张罗,图纸是老辈传下来的,木桩和草绳是年前就准备好的,但黄河灯和燃灯的灯油还需要众筹。于是,大喇叭一喊,家家户户便开始糊黄河灯。

正是寒假时节,糊灯便成了孩子们约定俗成的一份作业。锯一些直径六七公分的圆木作灯托,实在找不到圆木就和泥脱一些模,再在灯托上糊上彩色的纸,一个最普通的黄河灯便大功告成。纸不能糊得太高,太高不容易点,一个黄河阵几百盏灯,要有人不停地巡游点灯,费人费心费时费力,因此,纸不能糊得太低,太低兜不住风,空旷的场地北风横冲直撞,呼啦啦就灭了一片,实在是一件让人扫兴的事情。巧手的人家还会变一些花样,有的是在形状上琢磨,用粉色和绿色的纸做成荷叶灯,用白色和绿色的纸做成白菜灯;有的是在内容上下功夫,在灯上贴一些窗花剪纸,或把纸拼色做成五彩,于是,平淡无奇中便多了一些新奇瑰丽。

灯糊好晾干,连同大人准备好的半碗菜油,装进篮子里,照例还是由孩子们送到村里的小学校。黄河阵在学校的操场搭建,黄河阵物料的储存就顺理成章地落在教室。好在正值放假,教室都在闲置。

送灯的孩子总要顺便看一看黄河开始钉了没有。搭建黄河阵的木桩上粗下细,要把木桩固定在地上,必须像钉钉子一样锲进去,确保稳固扎实,所以乡人就称其为钉黄河。如果没有开始钉,孩子们就会有些失望,总感觉白来了一趟。如果开始钉了,总要停下来细细地看一会儿,几百根木桩整齐划一,一般高下,草绳围栏有序取舍,只留一个生门,居然一丝不乱,小小的脑瓜里便多了一些感叹和期盼。

灯总是要多留出来一些,一来预备着黄河阵上临时需要应急,二来也装点下自家的庭院,墙头上摆几个,房顶上摆几个,窗台上再摆几个,等到正月十五一起点亮。于是,小院亮了,整个山村亮了,仿佛满天繁星洒落人间。

黄河钉好了,出入口的牌楼搭好了,还用松枝做了装饰,锣鼓队也排练好了,万事俱备,只待佳期。

从正月十四开始,转黄河便进入盛期。锣鼓一响,孩子们便急不可耐地放下碗筷,跑向操场。照例,依然是锣鼓开路,迤逦而行,人们密密匝匝地往前挤,像虔诚的香客抢烧新年的第一炷香,但锣鼓队是不能超越的,毕竟锣鼓驱邪。终于曲曲折折、弯弯绕绕走了出来,锣鼓队便停在牌楼下继续敲打,而人们踩着鼓点继续绕游。总有些人腿脚慢些,耐不住性子的孩子们便从绳下钻来钻去,一不小心碰洒了灯油、引着了灯盏,免不了惹来大人几声呵斥。

转黄河在正月十六最盛。故乡有“正月十六遛百病”的说法,是夜出游,有驱灾避祸、祛病延年的功效。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贫瘠的年代,黄河阵是绝佳的去处,黄河阵里遛一遛,病魔邪祟绕道走。那时候,九曲黄河阵还是一个稀罕物,十里八乡独此一家,于是,这一天便成了村里一年当中人口密度最高的一天。邻村上下的乡人们相约而至,有亲戚的顺便走亲访友,没有亲戚的,只能戴着月亮而来,转完黄河后再披着星星而去。

转黄河一定要在灯下踏着鼓点绕游,如果说灯是黄河阵的魂,那么,鼓便是黄河阵的魄。大白天在黄河阵里游走,少了一些天地玄黄的神秘,也少了一些辰宿列张的铺陈,如果夜里灯灭了再去转悠,便多了一些茕茕孑立的孤独,多了一些幽影徘徊的鬼魅。没有锣鼓的跟进,转黄河就是简单的信步闲庭,而锣鼓一敲,立马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一鼓气势磅礴,如沙场秋点兵。二鼓排山倒海,如天雷勾地火。人们踩点向前,紧紧跟随,一不小心错了节拍,赶忙紧走半步倒过脚来。这个时刻,那就是战鼓擂动,那就是冲锋号角,只有融入,只有追随,只有一往无前。

转眼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九曲黄河阵早已不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四邻八乡到处都在钉黄河。其实,现在真不能叫“钉”黄河,木桩被铁管代替,再也不用往地上钉了。草绳被彩绸代替,小孩子再也钻不过去了。黄河灯也成了历史的记忆,而明亮的彩灯、灯带把夜空照得更加色彩斑斓,再也不会因为油尽灯枯而熄灭。但老祖宗留下来的阵图不会变,那九个蜗牛状连环弯蕴含福、禄、寿、喜、富、安、康、祥、顺的寓意不会变,黄河阵暗藏的一年四季、五行八卦不会变,人们祈求一年通顺、四季平安的美好愿望不会变。

九曲黄河阵,曲中有直,直中有曲。正如人生,每一次转折,都是人生的一次升华,生活毕竟越来越好,道路毕竟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陈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