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银行理财公司纷纷加入稳定资本市场行动,增持ETF等产品,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4月8日以来,已有7家上市券商披露回购或股东增持计划,其中国泰海通证券已实施首次回购。
银行理财公司
加入稳市行动 持续增持ETF
美国“对等关税”阴云之下,资金雄厚的国内银行系资管机构也加入稳定资本市场行动。4月10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表示,已经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
4月10日晚,中银理财官微发文表示,坚决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面对近期市场波动,迅速研判,在管理好产品整体风险的同时,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
作为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中银理财去年末产品管理规模达1.88万亿元。该公司表示:“下阶段,中银理财将通过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各类含权类理财产品,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切实发挥国有大行全资子公司的市场先导者和稳定器作用。”
交银理财4月10日表示,近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交银理财快速研判市场形势,在保持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不变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
交银理财是交通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去年末产品管理规模为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39%。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公司将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有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邮储银行旗下中邮理财,去年管理产品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该公司10日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当前市场处于合理估值水平,公司理财资金已增持ETF,后续将继续发挥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的作用,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运用自有资金通过购买公司理财产品的方式参与权益投资。
中邮理财介绍,其打造了“弹性收益含权产品系列和服务上市公司全周期融资”的权益体系,成立以来参与定增、港股IPO、股票和未上市股权等权益投资累计超过150笔。
浦发银行旗下浦银理财4月10日表示,近日公司根据市场研判和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方式持续增持ETF,包括宽基指数、行业指数,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
作为全国性银行理财子公司,浦银理财也是一家管理产品规模超过1.3万亿元的理财公司。浦银理财表示,坚信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向好趋势未变,企业盈利韧性与成长潜力将为权益投资创造广阔空间。公司秉持理性判断,积极贯彻“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主动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以实际行动为市场注入信心,为实体经济发展筑牢资本支撑,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据悉,去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就通过买入ETF,以加大布局权益类资产。
券商
回购增持队伍扩大 业绩预喜彰显韧性
一季度“喜报”连连。4月10日,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国元证券披露业绩预告或快报,一季度均实现业绩“开门红”。目前,一季度业绩预喜的上市券商已有10家,亮眼的净利润增速展现出行业的蓬勃生机。
回购增持也在加速推进。4月8日以来,共有7家券商披露回购或股东增持计划,预计将为市场注入20亿元至39亿元的增量资金。4月10日,国泰海通证券已火速实施首次回购。
头部券商领衔行业高增长
证券业当前业绩“喜报”频传,特别是一些头部或绩优券商的较快增速更令人欣喜。
4月10日晚,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中信建投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8.43亿元,同比增长50%左右。中金公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58亿元至21.06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
国元证券于同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38.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38.40%。
此前,包括国泰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密集披露了一季度业绩情况,业绩普遍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目前,国泰海通证券以112.01亿元至124.4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领跑,同比增长350%至400%,剔除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9.73亿元至33.83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此前长期领跑的中信证券则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5.45亿元,同比增长32%左右。
多家券商在一季报中提及,业绩增长得益于证券投资和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申万宏源非银分析师罗钻辉认为,一季度多家券商业绩表现亮眼主要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市场交投活跃;二是多数券商上年一季度存在低基数效应。
“低基数下,预计上市券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表示,一季度个人投资者入市热情较强,为全年股市交易活跃度中枢抬升奠定基础。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利好券商一季度证券经纪等大零售业务收入增长。虽然一季度债市有所下跌,但考虑到股市表现较2024年同期更好,权益投资和股衍业务收入预计同比改善。
券商回购增持呈现新动向
除了以业绩爆发与稳市共振外,券商还采取了回购、增持方式直接下场参与购买自家股票。部分券商行动迅速,火速落地首笔交易。
4月10日,国泰海通证券首次回购300万股,占总股本的0.017%,回购金额为5000万元,回购价格区间为16.49元/股至16.72元/股。4月9日,国泰海通证券董事会刚刚审议通过了回购股份方案,回购资金总额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6.35元/股,回购期限不超过3个月。
4月8日以来,东方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国投资本、国金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先后公告拟回购公司股份,长城证券公告称其控股股东计划增持长城证券股份。根据这7家券商披露的计划,其回购与增持行动将为市场注入20亿元至39亿元的增量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回购增持呈现两大新动向:一是多家券商溢价回购,国泰海通证券、国投证券母公司国投资本回购价格上限达到决议前30个交易日均价的1.5倍,彰显券商对估值修复的强烈预期;二是实施周期压缩,多家券商明确将在3个月内完成回购,较传统的1年周期大幅提速,释放“抢筹”信号。(来源:上海证券报)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