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美债持续遭遇抛售,美元指数接连下跌,但同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却走出了不一样的行情。4月14日上午,现货黄金持续拉升,将历史高位刷新至3245.45美元/盎司,虽然后续一度回落,但在15日又站上3230美元/盎司的“大关”。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持续发布报告看涨黄金。高盛集团最新预测认为,到2025年底,现货黄金价格将达到3700美元/盎司,而到2026年年中将攀升至4000美元/盎司。
金价节节攀高,其剧烈的波动性不容忽视。梳理发现,4月以来,上海黄金交易所已陆续发布三则通知,提示加强市场风险防范。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发布公告,在调整相关业务的同时,提示消费者谨慎运作、理性投资。
金价的“天花板”在哪里?
今年以来,伦敦现货黄金、COMEX黄金累计涨幅均已超过20%,这使人不禁要问:金价的“天花板”在哪里?
机构投资者正在不断修正此前的预期。高盛Lina Thomas团队在4月11日发布的报告中,将2025年底目标金价从3300美元/盎司提至3700美元/盎司,预计交易区间为3650美元至3950美元。这一调整主要是受强于预期的央行购金需求及因衰退风险上升而带来的黄金ETF资金流入驱动。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也于近期发布研报,将黄金目标价格由3200美元/盎司调至3500美元/盎司。瑞银研究认为,除了避险需求和投资者战术性头寸配置,黄金配置需求最近也发生许多结构性转变,包括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在今年2月允许险资投资配置黄金、各国央行系统性提升黄金储备占比等。这些因素均极大地支撑了黄金需求。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近几周黄金ETF的资金流入再次加速,也是推动金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世界黄金协会最新研究显示,3月全球黄金ETF强势流入约86亿美元,创下历史第二高季度纪录,连续第4个月实现净流入。“债券收益率区间震荡,美元继续走软并跌至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关税政策及局势不确定性等因素,均为黄金提供了支撑。”世界黄金协会分析人士表示。
投资贵金属仍应理性
值得关注的是,金价上涨并非一蹴而就,屡创新高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回调风险。当前,多方正密集提示包括黄金在内的贵金属交易风险。
4月以来,上海黄金交易所连续发布三则通知,提示近期影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贵金属价格持续大幅波动,市场风险加剧。投资者应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同时,自2025年4月8日收盘清算时起,上金所将Ag(T+D)(白银延期交易)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13%调整为15%,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2%调整为14%。
银行方面,4月,中国银行将积存金产品按金额购买起点由700元调整为750元。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对黄金、白银现货延期合约的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幅度限制进行了调整,同时提醒投资者近期黄金白银价格大幅波动,应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做好保证金追加准备,并提前做好资金安排。建设银行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请投资者提高贵金属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对投资者而言,将黄金等贵金属作为多元化投资的一项标的,有助于分散风险、稳定投资收益。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充分考虑自身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收益预期等因素,理性开展投资。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