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可以上网、上链、上云,跨越时空,心有所想,云有所成。这不,云养经济,就出现了。
云养经济,是指通过互联网云平台,你以付费的方式,认领、认养某个地方甚至远在天边的一种或多种植物或动物,比如家禽、家畜或蔬菜、水果。你在线上付费,由养殖场或农场线下代为养殖或种植,你获得养殖或种植的收益,可以产品返还,也可以现金返还。
在物产极大丰富的今天,只要有支付能力,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你所需要的东西,而且即刻完成交易,快速送到,你为什么还会选择云种植或云养殖呢?可见,你所关心的肯定不仅仅是家禽家畜、蔬菜水果的产品收益,你所关注的更可能是情感收益。
云养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通过手机看到自己云养生物的成长,可以每时每刻记录,如同在云间做一场种植或养殖的实验,从种子到果实,从幼崽到壮硕,每一个过程都可以分享。通过观察、分享,你肯定获得了巨大的情感价值或情绪价值,而这些价值通过其他场景很难获得。可见,云养经济是一种情感经济,具有情绪价值,能使人心有所系、心有所念。这是一种典型的数字消费场景创新。
正是这种远远高于产品收益的情感收益,使云养经济成为一种有特殊价值的存在,因为你需要情感体验,市场就会有供给。这就是云养经济存在的经济学逻辑:你获得了情感收益兼顾产品收益,养殖户获得了产品收益和现金收益,云平台获得了现金收益,利益相关者互利共赢。
然而,理想中的新生事物,总会碰到各种现实的羁绊。云养经济,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经济和体验经济,也容易“被云所迷惑”,演变成云集资,甚至云陷阱。有人虚构养殖、种植项目,伪造场景图片或视频,夸大产量和收益;有平台承诺高额回报但资金流向并不明确。如果说,云养经济脱离了线下的实体载体,走向了虚拟经济的金融虚火,就和曾经出现过的非法网贷一样。有的云平台本来是需求者与供给者快速相遇、即刻完成交易的中介平台,却突然变成了类金融平台,以集资最大化为目的,线下的养殖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你付了费,但悄然之间,一切都可能消失在云间:钱,要不回;产品,收不到;情感收益,变成了情感伤害。
面对如此乱象,怎么办?云的问题,还是需要云解决。云养经济需要云治理,要在云间抑制其金融虚火,激发其线下实体活力。既然问题的关键在于钱,那就在云间把钱管好。在支付领域,云治理最好的方式是数字货币,比如数字人民币。
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具有两大云治理特性:智能合约和可追溯性。你用数字人民币付费到云平台,云平台扣取手续费和提成后,付费给线下实体的养殖者,养殖者扣取服务费(类似工资)并花钱购买养殖所需要的东西,开启养殖流程。你就可以正式体验情感收益了。这一切的保障,就是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性。云集资、云诈骗、云陷阱,无论出现什么新花样,无论钱跑到什么地方,数字人民币都是可以“追回来”的。
如果能实现云养经济的云治理且高效治理,就可以实现区域城乡之间跨越时空的融合和乡村产业的繁荣发展。无论你在哪一个城市,都可以到全国各地开展你的云养经济。喜欢柑橘,可以云养在江西;喜欢石斛,可以云养在海南;喜欢甜杏,可以云养在新疆……总之,你喜欢什么,就可以在祖国大地找个地方进行云养。这种跨越时空、几乎没有边界的需求和供给的快速结合,既有产品收益(实体产出可享受、可销售、可捐赠),又有情感收益(成长记录的心灵触动与感悟分享)。
在数字人民币的云治理之下,云养经济实现跨越时空的自由联合,可释放巨大的云动能。心有所想,云有所成,就变成了巨大的经济贡献。每一个人就可能成为实践者和贡献者,岂不美哉!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