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榆林讯 在如今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的时代,每一位市民都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大家对守护好自己的 “钱袋子” 可谓忧心忡忡。不过,榆林市子洲县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民警们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筑牢了坚实的防线。
案例一:21万现金险 “飞”,民警极速拦截
4月9日,子洲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线索。收到线索后,反诈中心民警争分夺秒,立即展开细致排查。当核查到贺某时,民警顿感事有蹊跷。民警迅速添加贺某的微信,通过视频通话查看现金情况。视频中,民警看到贺某的21万元现金装在一个塑料袋里。至此,民警基本确定贺某正在遭遇电信诈骗。在询问到贺某的住处后,民警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前往。
当民警赶到贺某住所时,却发现贺某已打出租车准备前往榆林市区。民警果断责令其返回,贺某返回时随身携带着那21万元现金。经了解,贺某在快手上结识了一位自称军官的人,对方诱导贺某在一个WCG软件上进行虚假投资理财。贺某按照诈骗分子要求,在银行取现21万元,正准备前往榆林市区将现金交给他人。好在民警果断出击、迅速行动,成功避免了被害人21万元的损失。
案例二:2.8万扫码付款被骗,及时止损挽损
4月15日,曹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声称曹某之前在无锡办理的银行卡,因身份证过期,银行卡出现问题,需要打钱激活,否则将涉及违法犯罪。随后,对方让曹某点击发来的链接并下载软件,还发来二维码让曹某向京东平台扫码下单。曹某在慌乱中扫码付款十余次,共计28000 元。过了一会儿,曹某的父亲与曹某聊天时察觉不对劲,赶忙带着曹某到反诈中心报警。
民警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与京东平台对接,详细向京东平台说明曹某被骗的情况。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为曹某成功挽损22733元。
警方提醒
一、凡是自称军人身份诱导投资理财的,一律不信。
军人有严格纪律规定,不会参与网络投资理财推广。诈骗分子常借军人身份骗取信任,推荐高收益投资项目,实则是诈骗陷阱。若遇此类情况,务必保持警惕,切勿轻信转账,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
二、凡是要求邮寄现金到指定地点用于投资的,一律拒绝。
正规投资渠道绝无邮寄现金操作。此类要求违反常理,风险极大,一旦现金寄出,极难追回。当面临这种投资方式时,应果断拒绝,并及时向警方反映,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三、凡是陌生电话要求操作手机、下载不明软件等行为的,一律挂断。
陌生电话背后可能隐藏诈骗分子,以各种借口诱使你操作手机,如银行卡问题需转账激活、下载软件完成任务等。随意操作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刷。接到此类电话,立即挂断,联系官方客服或警方确认,守护好手机安全与个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