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造字开启文明 谷雨恩祭圣人

2025-04-22 13:08:05 作者:姚竹梅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本网讯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4月20日上午,在这个晴光映翠的谷雨时节,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在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造字台遗址,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祭祀造字先圣仓颉、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参加活动者近八十人。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上午十点,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部分会员、长安乡贤等人整齐列队,在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长安分会会长、主祭人杨永民的带领下,面向造字台遗址,向先圣仓颉肃立鞠躬行礼。然后由杨永民会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殷武副会长、赵金虎副会长、王春荣副会长向所有参祭人员佩戴祭祀黄围巾,并率众再次向仓颉虔诚鞠躬,敬仓颉开蒙启智之恩,承华夏文明永续之志,祈国泰民安文脉昌隆。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为表达仓颉圣人创造文字,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由王正学、郗兴目等十三位传承仓颉文化的代表依次向仓颉圣人恭谨敬献五谷、果实和贡品,并行礼表达敬意。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贡品献祭完毕,主祭人杨永民会长宣读了祭文:上古时民智未启,记事艰难,仓颉圣德,感天地之灵秀,受河图洛书之启迪,观鸟兽蹄迒之迹,始创文字。自此,结绳之陋渐去,文明曙光初绽。字成之日,天雨粟,鬼夜哭,惊天地而泣鬼神,开启华夏文明浩浩汤汤之长河。文字之功,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政令凭之通达四方,智慧赖以传承,思想得以跨越时空。史册典籍,因文字得以流传;诗词歌赋,凭文字熠熠生辉。诸子百家之学说、历代贤能之事迹,皆籍文字弘扬铭记。文字乃民族之魂,载华夏数千年兴衰荣辱、灿烂辉煌。先圣仓颉之功,与天地同存,与日月同辉。值此祭祀佳辰,缅怀圣德,追思前贤。我辈后人,当以传承弘扬汉字文化为己任,令古老文字于新时代焕耀华光。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最后,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殷武总结致辞,他高度肯定和赞扬了长安分会成立以来所做的一系列挖掘仓颉事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活动,并号召长安分会积极同白水县、洛南县、岐山县进行联系交流,四地联合起来依据仓颉出生地、造字地、传字地、祭祀地等特点,深入挖掘仓颉事迹、仓颉文化和祭祀仪式的特色,构建四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宣传共享等形式,让更多陕西乃至全国人民了解仓颉文化,学习仓颉精神,共同参与到文化传承中,让灿烂的中华文化永放光彩。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最后,书画家们现场展示了书画作品,表达对文字创造者仓颉的无比敬意和无限感恩之情。并放和平鸽,祝福世界和平,文明共襄,人民平安和谐,幸福美好。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本次祭祀活动,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让更多人理解文化传承背后蕴含的大爱精神,这种精神不仅维系着中华民族的过去,更引领我们走向灿烂的未来。愿仓颉先圣灵佑华夏,文脉昌盛,国泰民安,愿中华文明与天地同辉!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