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城商行多元发展见成效

2025-04-22 14:29:13

20250422110024054-77-c9929.jpg

当前,息差下行压力犹存,投资业务成为银行提振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以A股上市城商行为例,梳理发现,投资收益实现两位数增速是普遍情况,甚至有部分城商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长超50%。

分析来看,这种现象背后存在以下因素:一是银行自身主动应对息差收窄趋势,大力发展投资业务,增强了优质资产构建能力;二是过去一年债市走强,为银行实现理想的投资收益创造出有利条件。事实上,商业银行积极投身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地方债等债券,是支持政府融资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实现多元化收入来源与支持实体经济的双赢。

部分城商行投资收益增长明显

截至目前,已公布2024年报的A股上市城商行悉数取得投资收益的正增长。从规模来看,宁波银行最高,实现投资收益137.06亿元。此外,北京银行、杭州银行、重庆银行、郑州银行、青岛银行分别实现投资收益135.02亿元、73.24亿元、23.62亿元、18.34亿元、17.14亿元。

而从变化幅度来看,郑州银行2024年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2.35%,青岛银行、杭州银行、北京银行、重庆银行则分别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分别为33.28%、29.66%、18.80%、17.50%。

投资收益与中间业务收入的走势呈现出一定的背离。以郑州银行为例,过去一年,该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7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7亿元,实现其他非利息收益20.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92亿元,投资收益在其中占比近九成。

注意到,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资本市场波动以及保险、基金降费等减费让利因素影响,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普遍收缩,取得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有所减少。在这种背景下,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就格外彰显价值,为上市城商行的收入来源创造了更多增长点。

例如,青岛银行在年报中指出,2024年,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其他非利息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全年实现20.40亿元,比上年增加4.30亿元,增长26.71%,主要因为加强市场研判,调整投资结构,适时增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实现投资收益较快增长。

寻找新增长点不应忽视风险

作为非利息收入的组成部分,投资收益是商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支撑,能够有效提升银行对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资产端的收益率,其增长能帮助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使银行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宽松货币背景下,债券市场利率走低,投资收益对盈利的贡献度不断提升。据兴业研究公司金融业研究部统计,考虑利息收入、投资利得以及资金占用成本,2024年上半年,有3家上市城商行金融投资总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45%,具体来看,交易盘贡献投资利得占比提升较快,带动了金融投资整体收益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从投资品种来看,上市地方中小银行仍以债券投资为主,债券投资占金融投资的比重超过70%。

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认为,投资收益高增主要缘于债市表现较好,部分银行通过兑现债券浮盈贡献收入增长。2023年、2024年与债券投资相关的其他非利息收入对营收支撑明显,其中OCI类(其他综合收益)账户浮盈兑现是重要因素。2024年四季度债券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上市银行通过OCI类账户继续积累债券浮盈。

这无疑为上市银行应对息差收窄带来帮助。杭州银行在年报中明确表示,该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缓冲息差收窄压力,叠加年末债券利率下行影响,全年非利息收入同比增幅达20.21%,非利息收入占营收比例提升至36.28%,同比增加3.2个百分点。

但考虑到全球货币政策走向、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债券市场并非具备十足确定性;权益投资则风险收益更高,以上市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还是不应过度依赖投资业务。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示,商业银行应将债券投资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提高债券交易的合规性。合理把握久期,做好浮盈变现及后续资产配置接续。此外,要加强研判宏观经济走势和金融市场走势,及时对投资策略进行调整优化。

注意到,北京银行2024年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80.07亿元,同比增长10.06%,主要原因之一包括“根据政策导向和市场动向,优化投资布局,灵活配置债券、基金、资管产品等,并有效管控久期和利率风险,实现了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有效提升”。谈及未来,该行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投资银行轻型化,优化收入结构结合债券市场流动性波动及利率走势,增强优质债券资产构建能力,积极把握波段机会,加强流转力度,提升综合收益。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