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开发产品最高补贴50%,科技保险“攻关”靠什么

2025-04-25 10:18:01 作者:胡永新

科技保险频迎政策吹风。近日,河北省科技厅印发《河北省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办法(暂行)》,对科技保险产品实行分类补贴,如开发部分科技保险产品可给予最高50%补贴。调查发现,为推动科技保险的发展,各地举措不断,不止保费补贴,还有模式创新等。

图片来源:壹图网

在业内人士看来,激励引导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可以分散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但需要关注的是,科技保险产品仍面临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这背后,保险公司受限于企业科技活动投保风险特殊性、缺乏专业险种人才等挑战。下一步,推进科技保险除了供需对接,还需建立多部门政策联动机制等。

多地“吹风”科技保险

科技保险作为企业创新过程中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为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提供风险保障。

科技部4月24日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北省科技厅根据全省科技保险发展实际,对科技保险产品实行分类补贴,由省科技厅或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联合,指导保险公司围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支持对象等开发的科技保险产品为A类保险产品,给予最高50%补贴。

除了A类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自主开发的、为科技项目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直接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为B类保险产品,补贴比例不超过30%。保险公司自主开发的,为科技项目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间接保障的保险产品为C类保险产品,补贴比例不超过20%。

根据补贴办法,河北省科技厅筛选出三类7种科技保险产品,发布了《2025年度河北省科技保险产品补贴目录》,比如将河北首创的科技投资研发转化损失保险列为A类。据了解,目录实施动态管理,河北省科技厅将根据科技保险新产品开发情况,科技保险产品补贴目录及时调整更新。

不止给予承保方补贴,为推动科技保险的发展,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均在开展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工作,其中,杭州市对于数据知识产权有50%的保费补贴,单家企业20万元上限。

不仅如此,宁波在内的多地也在优化共保经营模式。对于2013年开始实施科技保险试点项目的宁波而言,在进一步优化共保经营的模式方面,当地每年允许符合条件的、有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的保险机构参与共保;加强对共保经营主体进行评价,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激发保险机构加快产品创新,进一步推动保险公司与企业供需对接。

作为科技创新风险保障与资金支持机制的重要金融工具,科技保险的重要性正持续攀升。顶层设计也在不断聚焦科技保险。本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保险需求,研发新型科技保险产品,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科技保险政策的出台是对科技攻关的一大利好战略。“因为我们以前的科技攻关,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这就导致科学家们申请项目时都是选择比较积极稳妥的科技项目,对于风险较高、攻关难度较大的重大攻关项目,反而畏首畏尾。而科技保险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表示。

定价等难题待解

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及行业创新深化,近年来科技保险领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新型险种与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在保险公司一端,纷纷加快产品迭代,科技保险领域捷报频传。周迪表示,一方面,科技保险市场不断增长,部分财政支持力度大、风险相对可保、业务模式相对成熟的产品,投保企业数量和保障金额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呈现出产品创新加速、数字化程度加深、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趋势。

“当前,我国科技保险体系刚刚兴起,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技支撑方面,已初步形成科技研发应用全周期的科技支撑体系,包括研发费用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专利执行保险等多种产品,能为科技型企业各环节、各主体提供一定保障。”周迪表示。

不过,科技保险在服务覆盖面和精准性方面仍有待提升。对于险企开发相关险种面临的难题,周迪表示,科技保险相关风险较大且分散,研发活动成本高、成功率低,企业经营范围和创新方向差异大,技术和数据有行业壁垒,险企缺乏专业人才和历史风险数据,难以准确定价,提供定制化产品也增加了推广难度,导致风控和预期赔付成本高。

此外,于各地而言,政策支持力度还有加大空间。在周迪看来,各地虽有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但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且仅作用于需求端,对供给端保险公司创新产品的激励不足,企业难以找到适合的产品。同时,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缺乏对科技保险的支持,各地区政策实施难以统一。

除了优化政策支持体系,欲推动科技保险快速“扩围”,险企加强人才培养与数据建设、强化市场合作与创新必不可少。周迪认为,险企可以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培养“保险+技术”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立科技风险数据信息管理体系,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风险评估和定价提供依据。也可以加强与银行、投资机构等合作,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同时,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如开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的保险产品。

(来源:北京商报 )

责任编辑:朱希杰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