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渭南讯(记者 李文斌) 4月24日上午,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武毅就全市“五一”文旅消费活动做了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李文斌摄
李武毅介绍到,渭南市文旅局联合金融、教育、财政、商务、市场监管、对外合作、总工会等8个部门印发了《渭南市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通过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消费场景、创新产业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20条举措,为全市激活文旅市场、提振文旅消费提供政策支撑。
“五一”假期,围绕“黄河华山·家在渭南”主题,以文旅融合促消费,以市县联动惠民生,全市推出260余场次特色文旅活动。
其中,韩城市推出“我是大商贾”“重生之我是芮伯万”剧本杀、国潮非遗簪花、3D立体国风潮等34场文旅主题活动,澄城县推出“弘扬太极文化、引领健康生活”“烟火五月天,共筑邻里情”及非遗民俗进景区等17场假日文旅主题活动,临渭区推出乡村音乐会、农耕摄影展系列活动,华州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立夏”主题活动,蒲城县举办“文化民生·欢歌蒲城”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文化惠民演出,潼关县开展“山河表里传文脉·全民阅读新潼关”世界读书日阅读活动,白水县推出“乐享五·一”群众文化活动,华阴市线上推出“文化百科·世界非遗看中国”系列宣传推介,华山景区通过皮影戏、华阴老腔等非遗展演展现千年华山的绝代风华,市图书馆还将举办“悦享书香·声动渭南”渭南市第二届朗诵大会暨第七届丝路朗诵大会复赛,全市通过非遗展演、红色研学、文化惠民、乡村体验等多种形式,让游客充分体验渭南丰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旅游资源和可口可乐的美食。
全市“四个一批”(含韩城)项目总数182个,总投资240.3亿元,完成投资43.4亿元;策划包装潼关古城4A级景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等7个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总投资12.74亿元;策划包装40个产业链招商项目,总投资 36.55亿元;高效推进华山景区公募REITS项目,华山灵境虚拟旅游项目已基本完成,预计6月底正式运营。
醉美秦岭康养之旅,从华山之巅俯瞰奇峰云海,赴少华山感受森林氧吧,邂逅秦岭深处的生态秘境。沿黄观光休闲之旅,沿黄河湿地公园骑行,探访洽川处女泉,品味黄河流域农耕文明与自然奇观的交融之美。红色初心研学之旅,走进渭华起义旧址聆听革命故事,赴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悟初心使命,打造生动的爱国主义课堂,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记忆薪火相传。田园牧歌乡村之旅,漫步田园赏自然风光,体验关中民俗,品农家美食,走进田园村落,感受采摘乐趣与乡村宁静。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等展示展演25项114场次;华县皮影、潼关肉夹馍、澄城刺绣等6家企业入选陕西省非遗好物,9大类47个非遗项目列入市级第七批非遗项目名录;39家省市级非遗工坊带动就业1659人,产值9407.8万元;合阳提线木偶戏走进土耳其和南非,在中国陕西文旅推介会上集中展示。
以游客为中心,围绕“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三秦四季 暖心工程”,加快景区硬件提档升级,创新升级旅游新业态,完善景区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推进景区管理、营销和服务智慧化、精细化、便利化,加速创建高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
白水仓颉庙、和园景区联合打造“演艺+观光休闲”文旅新模式,营造沉浸式游览新场景;大荔县创排《对话阎敬铭》节目,通过“古装巡游+情景再现+互动对话”,增加游客互动性和体验感。先后在福州、杭州举办文旅交流座谈会,在镇江举办“黄河华山·家在渭南”文旅推介会,让渭南文旅“走出去”。
通过“渭南文旅”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景区客流、活动预告及攻略指南,实现“一部手机游渭南”。制作全市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专项整治,开展起底强基、治乱去疴、激励约束“三大行动”,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流程图、问题清单和进展情况调度单,常态化开展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专项整治。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增设临时医疗点与志愿服务站,守护游客平安旅程。重点景区增设临时停车场,开通假日旅游专线巴士,确保游客出行顺畅。部分景区推出限时门票减免,旅行社组团游享专属折扣,让利惠民激发消费活力。在主要景区设置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提供导览咨询、应急救助等服务。确保给广大游客朋友营造一个安心、舒心、暖心的假日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