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余浩:多做简单题 寻找可解释的长期优秀贝塔

2025-04-28 11:38:32 作者:常佩琦

天弘基金养老金投资部FOF基金经理余浩,数学专业出身的他,始终在理性思维与复杂市场中寻找平衡。他的投资框架融合了数学的严谨与金融的变通,在不确定的市场中,用“简单题哲学”构建了一条可复制的稳健投资路径。

在不确定中锚定确定性

余浩的投资生涯,可以概括为从绝对理性进化到包容平衡。作为北大数学系毕业的金融从业者,早年间他秉持严谨的数学思维,追求投资逻辑的“充分必要条件”,试图用精确的模型解释股价波动。然而,市场的复杂性很快让余浩意识到,市场价格的变动往往难以用单一逻辑解释,企业价值与股价波动经常受到多重非理性因素的扰动。

这种认知冲突促使余浩跳出传统框架,逐渐形成“双框架”认知体系:一方面,尊重市场作为短期投票机的属性,接受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坚持长期称重机逻辑,以企业内在价值为锚。

“就像周期股的估值,盈利顶部和盈利底部的利润相差巨大。如果从企业现金流折现角度来看,其价值波动不应剧烈,但实际上会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余浩的应对策略是,以现金流折现算出的价值为锚点,在估值低位买入,在高位卖出,即赚取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

整体而言,余浩的投资哲学可以总结为:聚焦能力圈,追求高胜率。2023年6月接任天弘永裕平衡养老FOF基金经理以来,他将能力圈原则推向极致,也就是只投资自己能理解的标的。

“投资中不做题不会扣分,但做错题会倒扣分。”余浩将投资比作考试,笑称自己的组合构建如同“做1+1=2的简单题”,聚焦估值干净、参与者理念一致的行业,如成熟行业的龙头公司或估值干净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在他看来,这类标的的优势在于,股价波动主要由企业经营改善驱动,而非市场情绪或资金博弈,从而降低了分析的难度与投资风险。

多元化资产配置

余浩旗帜鲜明地提出“贝塔>阿尔法”的观点,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占比高的市场特征决定了行业周期对股价的主导作用。

他认为,即使是龙头企业,也难以在行业下行周期中独善其身,新产品线的贡献往往需要数年才能显现。因此,余浩更倾向于在估值低位布局已经熬过周期下行阶段的行业龙头,分享行业复苏的贝塔收益,而非博弈个别企业的“阿尔法突围”。

在余浩看来,资产组合的主要部分需避免承担下行贝塔,采取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的意义就在于挑选可解释的长期优秀贝塔,获得免费的多资产配置的波动性抵消。

余浩具体分析道,在战略资产配置层面,要用演绎法去寻找可持续、可解释的好贝塔。“一方面,厘清康波科技周期、房地产周期和产能周期,可以协助我们判断未来贝塔;另一方面,还要厘清宏观政策,以及行业政策出台时候的制约因素和预期目标。如果你理解了政策制定者的核心意图,投资的胜率必然会大幅提高。”他说。

在战术资产配置方面,余浩强调“极端信号”下的果断决策。他认为,可以通过ERP(股权风险溢价)来判断权益资产性价比。当沪深300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突破两倍标准差,这意味着进入了5%的极端情况,表明权益资产被严重低估。

“去年9月中旬行情来临前,ERP触及1.96倍标准差,我们迅速加仓,成功捕捉到底部机会。”在余浩看来,这种策略的长期有效性较高,但2到3年才会出现一次,所以要求投资者在上述机会出现时下重手、不犹豫。

市场进入U形底部右侧

针对当前市场,余浩认为已进入U形底部右侧:顺周期龙头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层面稳楼市稳股市的信号明确,叠加减持新规抑制卖盘,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债券市场则呈现慢牛特征,长期利率下行趋势未改,建议以中短久期品种为主。

对于黄金,余浩强调了其必配的属性。他认为,长期来看,黄金能有效平抑组合波动。他建议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配置少量的黄金,高风险偏好者则可提高仓位。但余浩也提醒,黄金可能因科技进步与动荡周期结束而出现回调,需结合宏观面节奏进行动态平衡。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