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藤下的致富密码

2025-04-28 14:08:09

20250428104825948-55-0a0c1.jpg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安石镇阮农伯特优百香果基地已是一派热闹景象。翠绿的百香果藤蔓攀爬在整齐的支架上,藤下成片的芥菜挺着油亮的叶片,足有成年人小臂长的白萝卜半掩在泥土中,引得正在田间考察的桂林银行客户经理连连称奇:“同一片地里,百香果和蔬菜竟能长得这般壮实!”

10年前,阮文的双手还沾满机油,忙于拆卸摩托车发动机;10年后,这双布满茧子的手已托起亩产万元的“黄金藤”。2017年那个沾着春泥的黄昏,这位农机手擦拭拖拉机方向盘时,目光被一株“钦蜜九号”果苗牢牢攫住。这个与机油打了10余年交道的汉子,心中萌生了新的人生规划。

“乡亲们常说‘农机手的手艺在地头’,这次我要让土地见证奇迹。”阮文与妻子在质疑声中承包了30亩荒地,开始种植百香果。凭借多年与土地打交道的经验,他精心照料每一株百香果苗。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为了更好整合资源、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阮文在2018年成立了安石镇阮农伯种植专业合作社。

阮农伯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的是“片区管理”模式,由阮文统一垫付农资、制定种植规范,社员专注生产,合作社包销包售。这种“专业分工+集约经营”的模式,让种植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1200亩基地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昔日的荒地,如今已化作带动200余农户的致富引擎,长期雇工黄大姐边采收边笑:“以前守着两亩薄田愁收入,现在家门口做工月入3000元。”

在百香果种植的日常管理中,阮文时常望着百香果藤下闲置的空地陷入沉思。百香果上半年种植下半年才收,这期间土地闲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邻居在果树下种了些蔬菜,长得还颇为茂盛。这一幕瞬间点亮了他的灵感,为何不在百香果藤下种菜呢?于是,“果蔬同生”的设想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春耕时节,正是百香果种植的关键时期,肥料购买和育苗工作都急需资金支持。桂林银行客户经理通过下沉走访了解到阮文合作社的情况后,及时伸出援手,给予了30万元的信贷支持。“有了这资金支持,我就不用担心我的果蔬计划啦。”阮文对桂林银行客户经理说。说干就干,阮文用30亩的百香果基地试行他的“果蔬同耕”计划。结果令人惊喜,不仅百香果长势喜人,蔬菜也获得了丰收。“这拨蔬菜收完,今年预计可以增收十几万元。”阮文对回访的客户经理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