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稳健 转型提速 长沙银行交出2024年“成绩单”

2025-04-29 16:41:55

20250429110749051-82-c33cb.jpg

4月25日,长沙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长沙银行经营发展稳中有进,转型动能日益增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9.36亿元,同比增长4.5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27亿元,同比增长4.87%。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11467.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67.15亿元,增长12.42%。

“这一年,我们坚守使命担当,在服务大局中淬炼价值新成色;直面经营挑战,在创新转型中探索特色新路径;进阶管理能力,在精益求索中激活发展新动能;坚持行稳致远,在全面攻坚中筑牢风险新防线。”长沙银行董事长赵小中在致辞中表示。

作为一家刚站上万亿平台的地方银行,过去一年长沙银行实现营收、净利润的“双增”,得益于其坚守主业、对实体经济和县域金融领域的深耕,也得益于其创新转型、主动求变的发展思路。面对当下中小银行的发展挑战,长沙银行仍需不断推进转型和能力提升,加快构建核心竞争力,在创新突围中激活发展新动能。

营收增长 资产质量稳健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长沙银行经营效益稳中向好,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报告期内该行营收实现了超4%的增长,实现利润总额 94.24亿元,同比增长 0.39%。

营收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利息净收入。2024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05.64亿元,同比增长2.68%,占营业收入的79.29%。尤其是得益于贷款规模增加,实现贷款利息收入 279.79亿元,同比增长 3.75%。

在行业整体面临盈利挑战的背景下,长沙银行通过调整资源配置、优化结构、加强负债成本管控等多种举措缓冲资产端利率下行带来的挑战,并依靠其在县域领域的深入布局保持了净息差的相对优势,2024年该行净息差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至2.11%,依然保持在2%以上,为盈利能力提供了支撑。

同时,2024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均出现了同比下降;但得益于利息收入稳定增长以及债券市场利率中枢下行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该行实现了营收的稳定增长。

资产规模继续扩大,2024年长沙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15万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 12112.42 亿元,较年初增长 5.62%。2025 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68.09 亿元,同比增长 3.78%;实现归母净利润 21.73 亿元,同比增长 3.81%。

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截至报告期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 1.17%,较上年末上升 0.0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关注类贷款率有所抬升,截至2024年末关注类贷款率2.63%,实现风险的早识别、早处置仍然是下阶段的重点任务之一。

风险抵御能力较强,核心资本充足,截至2024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依次为10.12%、11.81%、14.2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长沙银行拨备覆盖率309.82%,拨贷比3.65%。

加力服务实体经济

继续深耕主责主业,2024年,长沙银行扎实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持续推进县域金融“一号工程”,瞄准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谋篇布局,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长沙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54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1%。其中,发放公司贷款金额 34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1亿元,增长 19.32%。

全方位助力产业升级。围绕湖南建设“三高四新”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长沙银行持续发力,全年累计支持省市重点项目165个,新增信贷资金投放211.40亿元;实现供应链金融投放 240.26亿元,同比增长 64.79%。

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升级科技金融专营模式,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新增17.92%;绿色服务版图持续扩容,绿色金融贷款余额新增23.14%;响应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出“助企融资17条”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新增15.91%;加快养老金融布局,取得首批湖南省养老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资质,养老服务业贷款余额新增157%;同时深化数字金融建设,加速推进经营管理全流程数智化转型。

县域金融是长沙银行的业绩增长极。2024年,该行加大资源供给,扩大服务半径,以“县城-乡镇-乡村”三级网格为载体,构建“全域覆盖、分层管理、精准服务”的金融生态。县域金融实现多点突破,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该行县域贷款余额 2013.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6.72亿元,增长 18.66%。

该行推动县域产业向“特”深耕,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地方产业“金名片”,推出“稻虾米贷”“果蔬贷”等73个特色产业专案,截至报告期末,“一县一特”产业贷款余额65.82亿元。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互动,进园区、访协会、走企业、拓商圈、联社区、入乡村,推动金融服务重心下沉,质效提升,精准“滴灌”民营、小微企业。

“县域金融要实现雁形突围。” 赵小中表示,长沙银行要持续打造县域金融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形模式”,推动县域各项业务对全行贡献率持续提升。

积极推动转型加速

面对行业发展和竞争新形势,长沙银行主动求变,积极推动零售业务、数字化等各项转型加速。

零售业务方面,该行以“社区化、数字化、一体化”推动零售转型持续精进,社区经营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一人管万户”企微经营模式全面上线,长尾客群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截至报告期末,该行零售客户数 突破184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4.21%。个人存款余额 近38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4.99%,占存款总额比例为 53.46%;个人贷款余额 18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57%,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 34.77%。

同时,该行持续精进财富管理,丰富理财产品货架,提升专业投顾能力,财富客群及零售AUM分别新增12.30%、13.75%。财富客户数 13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2.30%。

在行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长沙银行把数字经营作为纾解外部冲击、实现经营质变的关键点,加快提升数字应用效能,升级数字经营主平台,2024年该行发布手机银行7.0、企业手机银行3.0,网络渠道用户突破1160万户,微信快捷支付交易额居全国城商行首位。据了解,该行打造7大数字经营样板间,持续推进厅堂一体化,搭建“长行到家”智能运营平台,使智能授权率提升30%,客户等候时长减少32.67%。同时,着力建设“金融+产业+生态”新型模式,全面提升零售数字经营基础能力和运营精益管理能力,助力业务数字化转型。

“在当下新旧经济动能转换期,银行业发展格局正深度重构,作为中国金融的‘毛细血管’,中小银行唯有突破路径依赖、走出转型桎梏,才能培育出符合新质生产力、数字AI时代、区域经济转型需要的核心能力,才可能在这一轮银行业的大浪淘沙中勇立潮头。”赵小中表示,长沙银行将加快构建新质核心能力,做好战略重点领域的抢滩突围,在模式转型和能力提升中,向着金融高质量发展目标继续前行。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