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投放持续加码 金融服务“含绿量”不断提升

2025-04-29 16:42:05

20250429111338667-72-0f39e.jpg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这一宏伟蓝图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逐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从金融行业来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经成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期,随着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的陆续披露,各家银行2024年“绿色答卷”也逐渐浮出水面。注意到,去年以来,各家银行持续推进信贷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绿色金融的新业态、新模式也在逐步拓展,金融服务“含绿量”不断提升。

“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近年来获得较大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银行业来看,绿色贷款快速增长,银行在投行业务发展中,更加注重服务绿色债券发展。

信贷资源向“绿”向“新”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贷款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52万亿元。

作为书写绿色金融大文章的主力军,银行业在推动绿色转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银行ESG报告来看,作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领头雁”,六大行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合计超20万亿元,增幅均达到两位数。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继续“领跑”,报告期内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1万亿元。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绿色信贷业务余额也均超过4万亿元,分别为4.97万亿元、4.70万亿元以及4.07万亿元。其中,中国银行绿色贷款增速最快,高达31.03%。

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8926.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05.66亿元;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7817.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55%。

2024年,多家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也实现了高速增长。作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截至去年末,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679.31亿元;光大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424.43亿元,增长率超40%。

从新增贷款的投向来看,2024年,商业银行普遍加大了对绿色建筑、新能源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招商银行在ESG报告中提到,该行去年绿色建筑按揭贷款余额549.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6.83亿元;中信银行去年绿色建筑、太阳能设施建设和运营、绿色有机农业贷款增长均超1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也成为多家银行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已与数十家新能源车企建立合作,汽车产业链授信客户超过1万家,授信余额超过2000亿元。而浦发银行通过多样化展业模式不断做大零售新能源汽车贷款规模,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在汽车贷款余额中占比达33%,较年初提升11.2%。

绿色金融工具箱不断丰富

去年8月,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并提出“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

从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到,近一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不断推动产品及服务创新,绿色金融工具箱的持续丰富。

其中,工商银行创新担保方式灵活运用特许经营权、排污权、收费权、新能源补贴确权等抵质押贷款,为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作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兴业银行报告期内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金额高达832.07亿元;浦发银行累计向176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257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达6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不断强化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优化绿色金融政策工具箱,更好促进绿色低碳相关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发展,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打造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在各家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涵盖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绿色理财为一体的多元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也正在逐步形成。

截至去年末,工商银行累计在境内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绿色金融债1100亿元,成为报告期内境内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最大的市场主体。

2024年,农业银行创新发行全国首单“两新”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绿色债券62期,发行规模达1206亿元;中国银行积极发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债券,承销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2618.37亿元,位列银行间市场第一;邮储银行报告期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499.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74%。

在业内人士看来,绿色贷款余额与绿色债券发行的“双增长”,不仅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也进一步拓展了银行的收入来源。

“由于享受税收、央行再贴现支持利率等优惠,发行绿色金融债可以筹集低成本资金,通过发放绿色贷款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而且绿色项目中长期风险较低,有助于银行分散风险。”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表示。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积极参与ESG及绿色投资市场,不断丰富着ESG和绿色产品体系。

截至2024年末,工银理财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年初增长超50%;兴银理财ESG及绿色理财产品累计发行2203亿元,通过应用筛选策略、整合策略、主题投资策略等方式,为投资者参与ESG投资提供多元的选择;光大银行在产品端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主题产品,创新发行了ESG、“双碳”等理财产品。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