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当前,山东正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打造经济发展强引擎,高标准推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作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力银行”,工行山东省分行找准定位,主动做好产品、服务等全方位金融适配,以强有力金融举措为“山东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工行山东省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2840亿元,较年初净增260亿元,是省内唯一一家制造业贷款余额破“两千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破“千亿”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提高认识 强化组织推动
工行山东省分行找准发展定位,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将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工程,强化政策倾斜,推动制造业贷款投放实现“上量、提质、拓面”。截至3月末,工行山东省分行制造业公司贷款、中长期贷款余额和增量实现同业“四个第一”,呈现“规模大、结构优”特点。
强化顶层设计,连续多年印发相关意见,在组织推动、资金规模、利率授权、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谋篇布局。省行相关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公司信贷推动会,协调解决一批重点制造业项目的信贷投放问题,推动信贷靠前服务、加快投放。开展专项活动,连续三年开展“信贷服务实体经济”专项活动,引导全行聚焦制造业贷款投放。
突出重点 强化产业协同
工行山东省分行精准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客户、重点链条,为山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的金融动能。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决策部署,以“头雁”姿态助力设备更新落到实处,加强对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聚焦“国家所需”,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机制,适度扩大授权,按照“一项目一团队”原则开展精准对接服务,确保融资对接和融资需求尽职调查“全覆盖”。发挥“工行所长”,建立全流程绿色通道,成功发放全省(不含青岛)首笔设备更新再贷款,3月末,投放金额同业第一。
抓好重点项目,做好与发改、工信等部门的沟通,自上而下系统梳理各类重点项目,包括省重大项目、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等清单,落实“清单式服务、责任化推动”,充分运用各项保障资源,切实增加制造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抓好重点客群,围绕35个国家级集群和51个省级集群,对集群企业和重点产业园企业做好综合服务,结合集群不同资源禀赋、发展方向和金融需求,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3月末,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内客户贷款覆盖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15.4%。聚焦重点客群,从信贷业务全流程角度输出一套“创新方案”,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性、普惠性和可得性。
▲工行山东省分行加大创新力度,充分保障科创型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
创新赋能 释放发展活力
金融服务的升级与助企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工行山东省分行从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政策创新等方面持续创新,将创新的“组合拳”变为推动制造业投放的有力举措。
机制创新方面,深刻把握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遵循科创专营架构,发挥科创中心调查、审查、贷后一体化运营优势,提升对以科创企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的服务效率。
产品创新方面,创新设计“专精特新设备购置绿色贷”,助力企业更新设备,增加内生动力;推出支持研发活动信贷产品科创研发贷,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研发“科创e贷”线上产品,盘活税务、结算、发票、知识产权等数据,有效满足优质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加强投贷联动,充分发挥“股权估值”和“私募基金客群管理”优势,围绕专精特新“小巨人”、拟上市等优质企业,创新推出“科股贷”“基信贷”“基投贷”。
下一步,工行山东省分行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支持主动性,以“走在前、挑大梁”的担当,当好金融服务的“排头兵”,为山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