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行一季度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 “五增长”彰显发展韧性

2025-04-30 13:15:18

20250430111117650-63-8b26d.jpg

4月29日,郑州银行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行核心业务指标全面增长,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稳健提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规模与效益双提升,业务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报告期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达706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6%,首次迈上7000亿元台阶;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达到4301.12亿元和4002.36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6.32%和3.24%。营业收入实现34.75亿元,同比增长2.22%;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0.16亿元,同比增长4.98%。

总体来看,该行在2024年底实现资产、存款、贷款、利润“四增长”,扭转了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的局面,而2025年一季度,该行进一步实现资产、存款、贷款、营收、利润“五增长”,显示出该行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韧性十足,交出了一份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的优异答卷。

从规模上看,继去年存款突破4000亿元大关后,郑州银行今年一季度贷款总额也突破4000亿元大关,显示出该行核心业务的强劲发展势头。个人存款达到2435.05亿元,增幅高达11.61%,占总体存款规模的比例提升至56.6%,存款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为增加资产投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该行贷款较上年末增加125.45亿元。

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反映出郑州银行经营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在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郑州银行提出,要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在深化改革方面,近年来,该行大力推进“资源向一线倾斜、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降本增效”工作,通过深化薪酬体系改革、优化内部分配架构、缩小薪酬层级差距,将节省下来的薪酬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以此激发一线员工的工作活力与创造力,为业务发展筑牢人才与人力根基。同时还在县域支行成立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基层活力和员工动力。

根据郑州银行近三年年报数据测算,2022年-2024年,该行人均资产、网均资产、人均存款、网均存款逐年提升,显示出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公开数据测算,截至2024年底,郑州银行人均资产为1.09亿元,网均资产为37.16亿元(2023年底河南省银行业人均资产为0.67亿元,网均资产为9.9亿元),反映出该行在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管理效能和基础单位作战能力也在大幅提升。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多领域成果丰硕

郑州银行全力推进业务转型,以数字变革赋能,不断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驱动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该行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两大平台,深耕基础零售、财富管理、个人信贷三大板块,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队伍专业能力、线上运营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四大能力,做优网点、惠农、社区、线上、远程银行五大渠道,持续推进零售转型战略落实落细。截至一季度末,该行个人存款较上年末增长253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的50%。

在科创金融领域,郑州银行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努力打造线上、线下产品,探索投贷联动产品,健全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擦亮科创金融招牌。该行明确在郑州市西、北、南三个大学城及经开区挂牌4家科技特色支行,加强与产业基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动,积极探索产融合作新模式。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创金融贷款余额达人民币482.69亿元,增速高达44.50%。

数字化转型是郑州银行的另一大亮点。2024年12月,该行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并于2025年一季度前瞻性开启智慧银行布局。报告期内,该行紧紧把握AI时代机遇,加快DeepSeek等大模型本地化部署,重点围绕智能风控、远程银行、数字化办公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数字金融产品加速创新迭代,全力攀登智慧银行新高地。

郑州银行坚持回归本源,做强主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深耕本土,结合自身特点和禀赋,聚焦重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第十九届“中国金融品牌榜”上,该行凭借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系统性突破,荣获“2024金融机构五篇大文章实践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映射出该行在战略转型中探索出的独特路径。

截至2024年底,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79%,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达到182.99%,较上年末提高8.12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在注重业务转型发展的同时,该行同步推进风险内控转型,从制度、流程、技术等多个层面入手,模块化重塑现有风险管理体系,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障稳健运营。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