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宝鸡讯 在宝鸡眉县这片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土上,一场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的产业变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眉县县委、县政府紧扣猕猴桃这一农业首位产业,全力推进其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与国际化进程。截至2024年底,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0.2万亩,产量53.9万吨,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12万人,形成了“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眉县猕猴桃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动,而陕西汇聚兴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探索,无疑是其中的亮点之一。该公司以创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为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心仓:猕猴桃产业的 “智慧引擎”
眉县中心仓,这座农业服务的“智慧大脑”,正用科技的力量重塑猕猴桃产业的供应链逻辑。其400㎡展厅、300㎡办公区与2000㎡仓储区的布局,一期150余万元的投入,只是序章,二期5000㎡的全自动化仓配物流中心,将彻底颠覆传统农资配送模式。
在这里,数字化管理系统“汇聚兴农Pro”是绝对主角。它将库存、财务、销售等环节无缝串联,农资从入库到配送全程可追溯,精准匹配果农需求,减少库存积压。它更像一个超级调度中心,根据果园生长周期和农事需求,智能调配物资,保障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农资的及时供应。同时,与眉县猕猴桃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深度对接,为果园机械化作业提供精准农资支持,提升生产效率,为猕猴桃产业装上“智慧翅膀”。
体验店:果农的 “宝藏基地”
在眉县乡村,500多家汇聚兴农村级科技服务体验店,宛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猕猴桃种植的核心地带。这些体验店,不仅是农资下行的“水龙头”,更是果农资源上行的“路由器”,技术托管服务的“大本营”。
以眉县首善街道葫芦峪三组的邓兴举体验店为例,它用两年时间,实现了从2亩试验田到300亩托管果园的跨越,发展240多户会员,亩均增收1800元。店内,农技员化身“技术保姆”,从萌芽期修剪到果实膨大期管理,全程跟踪指导;专家技术大讲堂定期开讲,果农们围坐在一起,学习标准化种植的“秘籍”,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绿色防控,从树形培养到果品套袋,全方位提升种植技能。它还是果农交流的“朋友圈”,果农们分享经验、交流难题,共同探索猕猴桃种植的新可能。
示范园:猕猴桃种植的 “未来样板”
眉县的1000多亩标准化示范园和提升改造园,是汇聚兴农为猕猴桃产业打造的“未来样板”。在眉县常兴镇白家村,赵西勤的3亩示范园,从曾经的“差等生”蝉变为如今的“模范生”,成为周边果农竞相学习的标杆。
这些示范园,是猕猴桃种植技术的“展览馆”。在这里,“四改五提升”技术落地生根,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限产栽培等先进模式生动呈现。公司技术团队化身“园丁”,手把手指导果农操作智能授粉机器人、使用智能式坦克喷雾机,让果农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它们更是猕猴桃产业的“人才摇篮”,以点带面培养职业果农,推动猕猴桃种植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目前,全县培育素质职业农民3564名评选认定“眉县桃把式”3173名,培育专业合作社309家、家庭农场450个,培育汇聚兴农、猕乡缘、创农农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81家,发展主导产业配套企业85户、电商企业520家,为1.5万户果农提供托管服务6万亩,果品成品率、一等品率分别达到95%和65%,眉县猕猴桃品牌价值达161.37亿元,位列全国第一”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宏绪说。
眉县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的生动实践。从中心仓的数字化管理,到体验店的技术服务,再到示范园的标准化种植,陕西汇聚兴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模式,为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眉县将继续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猕猴桃产业为引领,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为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眉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