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宝鸡讯 4月28日下午,“中省市媒体眉县行”调研采访活动正火热进行。采访团深入宝鸡市眉县齐镇南寨村、景贤社区、迎宾社区和县委社工部,聚焦当地在深化“三个年”活动中如何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幸福民生添砖加瓦。
村民议事会:共商共治奏响乡村“和谐曲”
齐镇南寨村以村民议事会为抓手,奏响了一曲基层民主自治的和谐乐章。该村成立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张召军担任组长,将村民议事会制度视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关键。村民议事会成员由村民大会推荐产生,这些成员政治素质过硬、责任心强、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
村民议事会肩负六大职权,涵盖村重大事务参谋、村委会计划审议、村干部政策执行监督等重要领域。其议事内容广泛,涉及村庄发展规划、财务收支、土地征用流转等关键议题。议事程序严谨规范,从议题提出、会议召集到决议形成及落实反馈,每一步都有章可循。
眉县齐镇南寨村党总支部书记张召军表示,今年以来,南寨村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会议,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低保人员调整等议题展开深入协商。在人居环境整治议题中,村民议事会积极收集村民意见,提出增加垃圾桶投放点、加强环境卫生宣传等建议,推动村庄环境卫生显著改善。通过议事协商,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档”出新温度:景贤社区的“九色分类”小微服务
景贤社区创新推出“九色分类,一户一档”居民档案管理模式,实现居民档案与基层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社区干部和网格员通过“基础信息+入户走访+电话核实”方式,详细掌握居民情况,对九类人群用九种颜色进行分类(党员户、一般户、重点人员、军人家庭、高龄户、残疾人家庭、低保户、租住户、孤寡老人户)用(红色、橙色、黄色、绿色、棕色、青色、蓝色、紫色、粉色)九种颜色,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分类管理。
打破传统静态建档局限,社区遵循“新增一户、建档一户,变动一户、更新一户”原则,通过日常走访和接待群众,持续更新居民档案信息,建立电子档案,确保档案与居民实际情况一致。
依托“九色分类”档案,社区推行“本人直办、社区代办、他人帮办”服务模式。如在高龄老人集中小区设便民服务岗,上门帮老人年审;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照护;利用电子档案便捷开具证明,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题。同时,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制作“便民服务小纸笺”,开设微信公众号“预约服务”专栏,提供全方位、精准化服务。眉县景贤社区党委书记黄勇向我们介绍。
迎宾“时”刻、“社区”守候:迎宾社区的错时延时服务
眉县首善街道迎宾社区聚焦居民办事需求,推行错时延时服务,打造“永不打烊”的社区服务窗口。社区通过前期走访、摸排了解,为有效解决辖区上班族、外出务工人员办事同社区工作时间冲突等问题,全面启动“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六不打烊”“预约随时办”错时延时服务模式,将社区工作时间与居民作息时间有效衔接。“8小时以外”时间以及周六上午、法定节假日均有工作人员在岗,让居民在非工作日“能办事”“办成事”。自延时错时服务开展以来,预约服务58次,惠及居民群众100余人;同时聚焦“一老一特一困”等特殊人群,提供养老认证、高龄年审、医保缴费等预约上门帮办、代办服务,累计服务150余人次,从细微之处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
“治”慧赋能、“社”会活力:眉县县委社工部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眉县县委社工部在深化“三个年”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统筹推进全县基层治理工作。社工部通过深入调研,制定《县委“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攻坚硬仗”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和任务,为基层治理提供清晰指引。在机制推动方面,探索建立“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梳理“吹哨事项”清单,完善工作流程,构建县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社工部还指导健全规范“一约四会”制度,推行“三委带五会+N”工作机制,规范开展工作,推动全县全域开展议事协商,推广成功经验和机制。
眉县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唐建宏提到,社工部积极推动全县基层治理创新,通过调研先行、基础跟进、机制推动、专项推进的实践路径,全力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社工部扎实开展挂牌清理“回头看”,累计清理村社区机构挂牌933块、工作机制347条,取消不合理证明事项850份,有效减轻基层负担。在新兴领域党建方面,新建行业党委2个、党建示范点8个、暖“新”驿站18处,不断扩大党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这些创新实践是宝鸡市眉县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为全县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眉县将继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