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工厂游”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风潮

2025-07-02 13:37:24 作者:唐传艳

20250701223100833-6-a9240.jpg

“工业+文化”释放“新”魅力,工厂车间从幕后走向台前打开文旅消费新空间。最近,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工厂游正悄然兴起。一些企业、工厂向公众开放部分区域,工厂车间从幕后走向台前,变身热门打卡地,游客可以近距离参观生产流程。

工厂游的兴起,为旅游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推动传统旅游模式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文旅产业过度依赖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并且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创新产品比较缺乏。但工厂游以工业文明为载体,通过科技创新,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参与式的全新体验。游客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的浅层观光,而是通过亲眼观察、亲手操作、亲身感受,建立对现代工业的立体认知。

对于企业而言,开放工厂参观不仅可以展示品牌,而且还能为消费者带来“眼见为实”的真实感受。在信息透明化时代,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生产环境、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工厂游通过“透明车间”“可追溯生产”“实时数据看板”等创新形式,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信任资产。工厂的这一做法,能够产生类似于餐饮企业“明厨亮灶”的效果,从而赢得消费者的更大信任。

工厂游对于高考学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认知,更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当前正值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期,许多考生对专业选择存在认知盲区,尤其不知道一些专业具体从事哪些生产活动。工厂游通过展示智能制造、船舶建造、食品工艺等领域的真实场景,帮助学生建立专业与职业的直观联结,让考生对专业有更透彻的认识。由此可见,工厂游可能是志愿填报的最佳引导。

不妨设想,当工程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汽车工厂观察自动化生产线,当青少年在造船基地体验三维建模软件,以及当学生在美食工厂学习传统工艺,这些经历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边界,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的职业理想。特别在制造业面临人才缺口、职业教育亟待破局的背景下,此举有助于引导年轻一代理性看待制造业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当然,要想将工厂游这件好事做好,仍需破解一些现实难题。比如,如何在开放参观与生产安全、技术保密之间找到契合点,是企业需要化解的一道难题。工厂游还要避免“千厂一面”的同质化竞争,因此企业应深度挖掘自身特色,将工业美学、工匠精神、科技创新等元素转化为差异化的观光体验。此外,如何将短期参观旅游转化为长期品牌价值,以及怎么平衡公益性与商业性等,这些问题,都需通过积极探索寻找答案。

“工厂游”的兴起,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开展的产业创新,此模式既满足公众对工业文明的好奇心,又为企业开辟品牌传播与价值转化新通道,可以形成企业、游客、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期待这一模式能够不断走向成熟,最终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风潮。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陈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