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终非“免费的午餐”

2025-07-16 10:52:21 作者:李霞

外卖平台再起“战火”。“满18减18”“0元喝奶茶”等福利放不停,补贴竞赛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消费者晒出薅羊毛订单,分享“隐藏优惠券叠加”等省钱妙招;“配送费翻了倍、单量又多”,有骑手日收入超千元,舍不得休息;商家遭遇爆单,直言忙不过来……

袋鼠耳朵VS竹蜻蜓,外卖大战谁能笑到最后?-有米ASO

外卖平台狂撒补贴,最直接的原因是新玩家入局,触发了鲇鱼效应。为争夺用户,新玩家打出补贴牌,吸引消费者注册使用。原有巨头“撒钱”跟进,试图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黏性。据北京日报报道,“补贴战”效果立竿见影。上个周末,美团单日高峰订单突破1亿单,饿了么突破8000万单,京东外卖仅上线4个月就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单,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百万的城市数量在过去一周翻了一倍。

短期看,外卖平台“补贴战”一定程度上撬动了增量消费市场。消费者获得了实惠,薅到了羊毛;骑手收入也随订单量增长而翻倍;商家生意火爆,营业额不断上涨。巨额补贴带动消费内需,撬动了千亿级城市消费增量。一张张小小的补贴券,是城市消费活力的体现。

但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的狂欢里,其实潜藏隐忧。部分用户难免对因补贴形成的低价产生心理预期,有消费者直言“补贴一停,感情归零”。更让消费者担心的是,疯狂补贴、压低利润,这种竞争最终会以牺牲服务质量、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骑手和商家,何尝不是被平台大战裹挟。在平台高配送费、高单量的激励下,骑手高温天气连续接单,有的甚至“跑通宵”,严重透支身体健康。商家无奈降低价格,加上人工水电等成本,利润空间大幅缩减。此外,平台补贴政策朝夕变动,供应链与商家的抗压能力终将逼近极限。餐饮市场需要持久繁荣,消费者期待优惠不断,每逢周末“0元购”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已有消费者调侃,“奶茶实在喝不下了”。

“撒钱”式竞争,考验平台实力,也检验平台智慧。市场瞬息万变,当年互联网行业“撒钱”失败的案例,应该引起外卖平台的警醒。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也在为外卖平台敲警钟。靠“撒钱”内卷不过是权宜之计,以质量赢得规模、以服务抢夺市场、以创新赚取效益才是长期博弈的密码。比如,各平台加强审核,以绝对负责的态度确保“舌尖安全”;发挥骑手“捎带手”优势,推出顺手扔垃圾等增值服务;让走街串巷的小哥当楼长、做监督员,链接公共服务市场;创新配送技术,博得更多市场优势等。外卖行业有广阔蓝海值得开拓,平台经营思路不妨从“卖得多”转向“活得久”“活得好”。

外卖市场不该是赢家通吃的零和博弈,在竞争式合作中共谋行业未来,才是公众期盼的外卖共赢格局。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李霞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