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误吞电池,获赔超1.4亿元人民币。
2023年4月,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黎世保险”)收到被保险人报案,其出口美国的一款空调遥控器被指控存在缺陷,导致一名6岁男童因吞食电池遭受严重且永久的胃肠道损伤。男童家庭对苏黎世保险的被保险人提起诉讼,索赔12520万美元。苏黎世保险为被保险人的商业综合责任险(CGL)超赔层保险人。
业内人士介绍,商业综合责任险是企业最常用的基础责任险之一,主要保障企业因经营活动导致第三方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且依法需承担赔偿责任时的经济风险。比如,超市地面湿滑导致顾客摔倒骨折等,可能触发商业综合责任险赔付。
保险人为商业综合责任险提供的超赔层保障,即在基础保单赔偿限额被用尽后,按照约定的限额,对超出部分承担赔偿责任。此外,超赔层赔付并非自动生效,需满足基础保单已按约定限额足额赔付(或已达到超赔层起赔点)以及损失属于基础保障范围两个核心条件。
接到客户报案后,苏黎世保险积极与客户及其诉讼抗辩律师等进行沟通,在收集相关信息进行保险责任审核的同时,协助进行抗辩策略制定及抗辩进程安排。为避免后续该诉讼陪审团认定更高金额的损失赔偿要求,律师建议被保险人进行和解,最终被保险人与原告以4000万美元达成和解。
根据保单条款及所收到的案件信息,苏黎世保险认为该案件符合保单保障范围,应就该和解款在基础层已用尽的情况下承担保险赔偿责任,并及时向客户进行保单责任确认及损失理算。2025年6月18日,苏黎世保险完成累计折合人民币14128万元的支付,保单责任限额用尽。目前案件已结案。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从行业常规来看,本次4000万美元的赔偿金额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该案争议点在于中美法域下侵权赔偿体系差异。中华法系下,侵权损害赔偿严格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以实际损失为限,赔偿上限有明确法律规定;英美法系以判例为重要裁判依据,惩罚性赔偿可远超实际损失,除高额精神损害赔偿外,陪审团往往倾向弱势方也会推高赔偿金额,国际市场天价赔偿案例并不鲜见。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王民表示,企业必须清晰认知海外市场法律环境与责任风险,尤其要重视北美地区严苛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以本案为例,涉事产品可能存在设计缺陷或警示不足问题,生产商需依据目的地市场法律要求优化产品设计并充分提示风险。
“鉴于产品责任风险的不确定性,中国出口商可在专业指导下投保足额产品责任险,以转移高额赔付风险。一旦遭遇第三方索赔,应及时寻求专业律师协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并保障理赔顺利推进。”王民表示,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唯有充分了解目标市场法律环境、合理配置保险资源、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才能真正筑牢风险“防波堤”。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谭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