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研究专委会召开2025年二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并发布《资产管理百人问卷调查报告(第8期)——2025年下半年宏观形势展望》(以下简称“资管百人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受访者看好黄金、A股和利率债,普遍对财政政策、消费和货币政策抱有较大期待。
预期中性,对政策抱有期待
据悉,资管百人问卷工作由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联合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开展,旨在为险资做好前瞻布局和资产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资管百人问卷显示,经济走势方面,受访者对2025年下半年和全年经济走势预期为中性,多数受访者预期2025年GDP增速为5.0%-5.4%。受访者普遍对财政政策、消费和货币政策抱有较大期待,对房地产投资、出口、中美博弈存在一定担忧。货币政策方面,多数受访者预期下半年降准25bp或50bp、7天OMO政策利率下降5-10bp、1年期LPR和5年期LPR将下降10-20bp。
资产配置方面,受访者看好黄金、A股和利率债,预计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窄幅震荡或下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小幅升值,港股震荡上行,美股宽幅震荡。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肖凤群认为,险资应多维度优化资产配置框架,提升长期资金管理能力;多元化拓展投资策略布局,增加长期投资收益来源;多维度双向赋能,共建高质量发展生态圈;多方位强化风险管控,守好安全底线。
积极应对,破解利差损问题
受经济周期和内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10年期国债利率逐级下行,保险公司面临利差损风险、净资产波动等挑战。
“从估值来看,收益率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均处于历史极值位置,相应波动会加大。今年一季度市场波动已有所反映,但4月以来,权益市场和固收市场波动率显著收敛。”太保资产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赵峰表示,从长期视角来看,走出当前价格低落环境仍需时间,长期潜在增速逐级回落,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产能利用率环比回落。从企业经营来看,资产负债率逐级攀升,回报率下降。短端利率呈稳定状态、中美利差近期回落,实际利率仍偏高,股债对比权益配置价值凸显。
赵峰认为,为应对低利率环境等挑战,固收投资能力建设可围绕资产配置、交易策略、衍生品和创新、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展开。
肖凤群表示,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持续优化,行业生态发生积极变化。建议固收投资采取中性灵活的配置策略;权益投资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另类投资关注创新模式和新领域机会;境外投资进一步优化策略、分散风险。
在新华资产总经理陈一江看来,当前保险业的负债端硬约束和资产端软着陆并存,利差损压力凸显,保险资管公司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权益投资方面,需要增配高股息权益资产以破解利差损问题,控制波动并强化绝对收益目标;固收投资方面,需要从传统买入持有策略,逐步转向多元化和市场化,投资策略定位从“策略全覆盖”逐步转向“大类配置与管理人选择”;另类投资方面,需要建立专业的模块以对接新质生产力。
长钱长投,对权益市场持谨慎乐观
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延续底部企稳特征,但受关税影响,市场波动明显,呈现先上涨、后急跌、再回升的走势。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在更多稳增长措施出台之前,国内股票指数和债券收益率均底部震荡,后续政策的加码将带来股指和收益率反弹。
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张倩表示,当前,险资投资面临多重变化:一是险资长钱长投的内在需求持续扩大;二是中长期资金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三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催生新的投资机遇;四是新会计准则重塑权益投资行为。同时,“政策护航”为中长期资金打通了配置路径。2023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多部委推出政策组合拳,系统性打通长钱入市的堵点和痛点。
“展望后市,对权益市场持谨慎乐观,看好结构性机会。”泰康资产总经理助理、权益首席投资官严志勇表示,预计在抢出口和财政支持下,短期经济将保持韧性,中美关系对市场的影响有望较前期有所弱化。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预计政策支持基调将延续,资金面维持弱平衡状态。成长股与大盘股预计相对占优,港股虽面临短期压力但中期配置价值依然显著。建议关注科技成长领域的AI算力、互联网及国产替代机会,聚焦医药行业中创新药与医疗器械复苏相关标的,持续配置低利率环境下仍具吸引力的红利资产,积极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出海机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朱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