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救人后付费”的底气

2025-07-24 13:23:40 作者:朱艳霞

20250724110558644-64-184a7.jpg

“先救人!”在山西发生交通事故,伤者不论责任、不分户籍,不论贫困、不分职业,交警都可以向医院提出这一要求。

了解到,这份“底气”源于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道交救助基金”)“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绿通机制的落地实施。运行5年多时间,已累计救助交通事故伤者超2.3万人,山西省交通事故死亡率从5.24%降至2.44%。

“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

6月24日9时30分,临汾市五一东路的便民市场,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打破了清晨的平静。63岁的刘爱珍驾驶电动车与一辆机动车辆发生猛烈碰撞,当场重伤昏迷,生命垂危。

临汾市尧都区交警大队交警李仁智介绍,接到指令后他带领队员火速赶往现场,看到刘爱珍的伤势,便立即联系道交救助基金服务站:“伤者情况极为危急,马上启动绿色通道。”

这边救护车正载着伤者呼啸疾驰在路上,那边中国人寿财险临汾道交救助基金工作人员行斌就已经启动预担保程序,并将伤情数据同步传输到医院急诊系统。“预担保程序已启动,放心,医院那边的费用问题我盯着,先救人!”行斌向李仁智保证。

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手术室的红灯终于熄灭。当刘爱珍的家属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躺在病床上的亲人。

临汾市中心医院医务处副主任吴敬儒表示,绿色通道的预担保机制迅速运转,为后续抢救争取了宝贵的“黄金时间”,哪怕家属未到、费用未缴,医院也能毫无顾忌开展救治。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爱珍的儿子谢嘉伟感慨道:“是绿色通道给了母亲第二次生命,刚接到电话时我还是手足无措的,但是得知可以先治疗后缴费时,心里面就吃了‘定心丸’了。”肇事机动车主也表达了歉意,并表示后续会负责。

这是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绿通机制的真实写照。了解到,只要是交通事故中的伤者,道交救助基金都可以无差别救治,不限额地为伤者救治垫付7日内的费用。截至2025年6月,这一模式下,全省已累计为超2.3万个交通事故困难家庭提供救助服务,垫付金额超7.16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垫付,道交救助基金的钱够吗?

根据《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为:交强险一定比例的提取,追偿资金、相关罚款、社会捐款、财政临时补助等。

山西省财政厅地方金融处处长赵红武表示,山西省财政厅加强资金流动管理,做好资金预测分析,不断提升资金流效比。目前,道交救助基金已达到平稳运行模式。

据介绍,近年来,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年均使用量为1.5亿元左右,每年通过交强险保费计提7500万元左右。此外,事故责任明确后,基金管理人马上启动追偿程序,目前,追偿率已超过50%,2024年追回金额7535万元,使基金进入良性循环模式。

形成“30分钟”生命急救圈

作为一名有着15年交通事故处理经验的老交警,李仁智心里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自2019年8月中国人寿财险运营管理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后,“救助处理相关工作很快就都顺畅了”。

据了解,道交救助基金成立之初,申请审批流程繁琐复杂,伤者家属不仅需要在医院办理手续、找单位盖章,还得前往交管部门处理事故,导致许多急需救治的伤者因来不及办理手续,不得不忍痛放弃享受基金垫付政策。

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道交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卉称,以前经常因为伤者在抢救时没有责任认定和调查结果,或者交强险手续慢、赔付额度不够等原因,保险费用往往出院后才能结算,需要伤者大额垫付。

李仁智进一步介绍,那时候道交救助基金申请周期平均要在45天到60天,经常还面临肇事逃逸、非机动车没上保险、事故责任人支付不起赔偿金等“追无可追”的情况。

2018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修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专业机构运营、全省集中管理、统一政策运作的管理机制,明确由几个相关部门组成省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

2019年8月,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公开招标,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成为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独家管理人,负责基金日常运营管理。

“要让每一笔支出明明白白,专款专用,每一笔救助清清楚楚。”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总经理唐勇介绍,受托运营道交救助基金以来,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制定涉及业务操作、资金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20项;组建管理、医审、法务、财务、科技等专业的管理团队,在全省配备144名服务专员,设立11个市级、97个县级救助基金服务站,形成覆盖全省的服务网络;实行24小时救助服务响应机制,联动公安交警,在全省确立了173家重伤员急救绿色通道医院,覆盖全省各市县,形成“30分钟”生命急救圈。

“这意味着,发生交通事故后,在30分钟的路程内就有一家重伤员急救绿色通道医院。”王卉表示,如果伤者情况危急,120就近送诊医院治疗,即便不是绿通医院,只要符合道交救助基金申请要求,我们也会为其垫付。

救助服务“一窗办”

在临汾市中心医院一楼大厅急诊和收费室中间,一个标着“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临汾市中心医院服务站”的房间格外引人注目。工作人员称,如果附近出现交通事故,有人受伤,她会第一时间从交警处得到消息,然后将伤情数据给到医院,同时启动伤员急救费用“预担保”流程。

据了解,2025年,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又将道交救助基金管理服务前移了一步,在医院的窗口联网,设立“警医保”服务站,实现救助服务一窗办。

“这一窗口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吴敬儒介绍,一方面,窗口起到了宣传作用,很多人并不了解道交救助基金,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又无力支付抢救费用,往往选择放弃治疗;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个窗口,老百姓也不知道去哪里领取申请表,办理手续还要往返交警大队十余公里,十分不便,在医院窗口则可直接办理,大大提升了便利性。同时,由于救助及时,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

唐勇表示,目前,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已在全省8个地市医院窗口设立了10个服务站,“警医保”联动,不断提升生命急救速度。

不仅如此,7月,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在百度地图和高德导航地图又打标了173家交通事故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医院。

而为了高效追回道交救助基金垫付款,确保基金“活水长流”,该公司还联合广发银行创新推出“慧缴费”救助基金专项解决方案。据广发银行太原分行副行长张世江介绍,该方案集“短信提醒+精准核验+一键对账”于一体,运行以来,已累计发送追偿短信1150余条,涉及回收道交基金款项近3000万元。

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事故支队支队长张建业表示,得益于道交救助基金系统性改革与多部门协同发力,交通事故中伤者得到及时救助的例子越来越多。5年多来,全省未发生一起因交通事故伤者急救费用产生的上访事件,山西省交通事故死亡率从5.24%降至2.4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朱艳霞)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